今天见到大姑姐的女儿,今年读研第三年马上就要毕业。曾经我记得她刚开始考研的时候,雄心勃勃充满斗志,说:我读完研还要继续考博,我将来的目标就是到大学里当老师。当时我很佩服她有主见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这样可以少走好多弯路直奔目标,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是今天我见到她,看到她有点精疲力尽的感觉。她说:读研太累了,它跟读大学两码事,大学只顾学习就好,但读研要上课,要做实验,要完成导师布置的课题,还要写论文,担心论文过不过关能不能顺利毕业,真的是压力山大。我现在只希望研究生顺利毕业赶快参加工作,再也不想读博太累了。
她说曾经选专业没有选好,她学的专业大学招的老师很少,即使要也要博士生,进大学当老师已经没有希望,就看专科学校要不要她这个专业的老师,不想到初中高中当老师太辛苦。现在准备考公,还要准备毕业论文,有点焦头烂额,而且考公还是一个冷门专业。梦想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我笑着说:读研这么辛苦,怎么还有千军万马在考研?第一年考不上第二年第三年还在考,这样的人太多了。她苦笑着说:读研对某些人就是一个梦,只有读研了人生感觉才圆满,这是好多大学生不能放弃的梦,他们不知道外面就业压力有多大。围墙内想赶快出来,围墙外想进去。
是的,我以前听一个朋友说她女儿,16年大学毕业就在家全职考研考公,一直考了五年都没有考上,考不上说是她未婚夫电视声音开的太大,影响了她的考试成绩。这个朋友提起她的女儿就生气。后来她女儿去应聘工作,招聘的人说她女儿大学毕业这么多年没有工作经验,而且岁数大了,可能上班不到一年就面临生小孩休产假,所以没有被应聘上。现在的私企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出发,现实真的很残酷很打脸。
现在家里就一个孩子,经济条件都比较好,好多孩子大学毕业就全职在家备研考公,家长也不在乎他们上班不上班,只要学习就支持。顺利的一年就考走,不顺利的就考两三年。有些孩子的确想继续深造,有些孩子为逃避上班就继续考研读研,或者拿着考研的幌子不想上班。
有个心理导师说:孩子如果在家两三年考不上研考不上公,作为家长就要狠心推孩子出去工作,管他干什么工作让他融入到社会中去再说。表面看起来有点狠其实是为他好。要不然继续呆家里就会退回到儿童期逃避工作,自信心降低自卑感强就不愿意出去工作,不愿意接触社会与社会脱轨,到时候你想推他出去都不出去工作,他直接躺平不上班呆家里 ,这样的孩子很多,有的研究生读下来照样躺平在家。
读研是大学生的一个梦,一定要圆这个梦,有追求当然好,但是一定要看清现实。不管本科还是读研出来都是为了找个好工作,为了就业。假如本科出来有好的就业机会还是选择上班,因为现在考研太卷了,即使考研出来还是面临就业,面临同样的问题。有些孩子一直读书活在自己的象牙塔里,根本不知道外面的就业环境有多残酷。
一个朋友的孩子,考研两年都失败,今年还在考研,根本不屑于考公。父母都是做生意,由于受三年疫情影响苦不堪言,希望孩子赶快就业,但是他的孩子还沉醉在研究生的梦中。还有一个朋友的儿子,在家考研两年失败,家里条件也是不太好,不容许他全职备考研,于是出去边打工边继续考研,圆研究生的梦。
现在刚从学校出来的大学生不屑于考公,等到两年应届生身份过了,梦醒过来,再去考公就难上加难。当然能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也是好的,有些专业必须考研考博才有出路。
问题是有些孩子一直沉醉在考研的路上,人生能有几何青春,读研就是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