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这里的关键是如何定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按照现在约定俗成的定义,很简单,就是选拔的优胜率。学校的目标非常明确:比如一个小学,小升初的时候有多少孩子能上好的初中;初升高要分流,每个初中的目标就是有多少学生能上重点高中;到了高中阶段,又有多少学生能上北大清华、985、211。有这种好学校和坏学校之分,说明教育资源的分配是不均等的。
目前的教育评价坐标系中,希望学生通过努力学习保持优异成绩考上顶尖高校,几乎是学校、家长、社会孜孜以求的唯一目标。处于教育链中的任何一环,都要为此承担起对应的责任。因此,哪怕一些中小学已经意识到要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但鉴于升学指标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最重要尺度,考试成绩也必然是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最重要标准。这个“指挥棒”不变,中、小学生疲于做题、疲于参加各种课外辅导和补习课程的现实就很难改变。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对世界有用的人。我们不能把孩子从小就绑在考试这辆战车上,中小学教育就应该让孩子们去发挥他们的天性,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有多种可能性,而不是只有考试这么一条路。
2005年,钱学森在病榻上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中国聪明人这么多,为什么出不了顶尖的科技创新人才?至今我们还没有得到满意的解答。
什么是高质量教育真需要好好思考一下了。很多家长担忧,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做题做成傻子。但是家长没办法,你不这么做,别的孩子会这么做。最后就形成一个最坏的均衡,就是所谓坏的纳什均衡。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教育活动中的人是一个具有高度心理差异的在具体环境中生活的实体。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教育的责任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就是尊重并合理地引导每一个人的个性和差异性,我们的教育者首先不应该从统一的教育目标出发来评价学生,而应走进千差万别的人的世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以开发潜能来发展个性,实现教育面前无差生,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是潜在的天才的教育目标。
教育的根本在于“育”,“育”的本质在于“化”,“化”的主要表现为“变”,因而,教育的本质乃是引起受教育者人格塑造及心性灵魂等方面朝着更为完善的方向转变。
所以,体育必须上场。正如英国伊顿公学的学规所言:“体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伊顿公学设立8项体育必修课和27项体育选修课,每周的体育课课时竟然达到23个小时,与文化课课时“平分秋色”。伊顿公学对体育高度重视,认为长期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练就强健的体魄,还可以培养学生作为“绅士”的基本品质,甚至发展出一句口号:“体育第一,学习第二”。
美国高中都会设置各种运动项目的校运动队,身为校运动员的学生会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尊重和喜爱。运动队的教练经常利用双休日甚至整个暑假对学生进行训练,可如果其他学科的老师想要占用休息时间补课,一定会遭到家长的抗议和抵制。
体育可以给予孩子健康的体魄,强壮的力量,但最根本的,体育可以加深孩子对生命的理解和生活的热爱,教会孩子如何在规则的约束下赢得胜利,也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面对失败,帮助孩子形成更完整的人格。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体育颂》中写道,“啊,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血液循环加剧,思路更加开阔,条理更加清晰。你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你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运动时体内会产生更多使人快乐的多巴胺、内啡肽,可以带来愉悦,提升幸福感。同时,体育也是人们热衷的社交手段和平台,孩子们在运动游戏中了解社会习俗、学习社会规则、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和公平竞争,在运动中健全人格,收获正心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