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的脾气暴躁,很多跟他相处过的人都知道;但很多人却不知道他也有温柔的时候。
爸的童年,因为爷爷瘫痪在床,记忆中多了许多悲凉和凄怆。因为没有父亲的呵护,小时候的爸爸很胆小,当别的小男孩在树上爬上爬下练着胆量的时候,爸宁愿坐在家里炕上消磨时间。因为没有父亲的呵护,刚刚小学毕业的爸爸很早熟,当别人家的小孩在课堂上听课听得犯迷糊的时候,爸自愿退学挣工分贴补家用。爸不愿奶奶再为他两块钱的学费犯愁;爸不愿奶奶中秋节时拿不出一块钱无法为家里领回中秋的月饼;爸更不愿自己这个男子汉不去劳动,而奶奶和姑姑承担家里所有的重担,甚至为每日的盐钱为难。于是,爸提前进入了他的成年期,虽然大队只给他半个工分。半个工分的劳动,只有在爸45斤的体格上压了55斤的衰草,晕倒在地上,醒来后的痛哭中,才能体会到它的不易和辛酸。半个工分,只有在14岁的爸独自一人守在荒无人烟,时有狼群出没的山头,孤独无助的哽咽中,才能体会到它的无奈和决绝。可这些,爸从来不跟奶奶说,奶奶已经够苦命。姑姑为给家里的生存环境有些改善,是她们这些一般大小的女孩子中最早出嫁的,且嫁到了山里,据说可以多得些作为彩礼的粮食。穷人的孩儿早当家,况且是穷且无助的家庭。
这样的爸爸,别人的歧视和欺侮让他的身体和意志变得强壮和强硬起来。但他的内心中一直渴望能够接受到曾经错过的学校教育。他曾自己给自己取名“志坚”,并在上班后抽时间自学电视广播大学的课程,这对一个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父亲的人是相当不易的。因为早早辍学和父亲呵护的缺失,让他在此后的生存过程中吃尽苦头,所以他常常教导我们:“爸爸因为两块学费,上不起学。只要你们肯学,爸爸会想方设法供你们上学。”感谢父亲,也正是他这种潜移默化的执着和从未间断的支持,让我获得了研究生的教育;让我养成了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让我深知学习从来是自己的事情,无关一切借口。
后来,爸爸熬过生活的苦难,找到了工作,在选择工作地点时,他在工厂和学校之间选了学校。在此后的工作当中,又尽自己的力量在财力和精神上多次帮到兄弟姐妹和下一辈中的孩子们。每每碰到因经济状况,上不起学的孩子总要尽己所能施以援手。每每看到不喜欢学习的孩子总是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希望他们能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不要错过学习的大好时光。爸只是想让自己的亲人们多学点儿知识,少受些挫折,不要让自己的遗憾再次在亲人身上出现。
小时候,我很不理解,爸爸选择学校作为他终身工作的地方。跟许多其他的机关单位比,学校的工作者要相对清贫,做的事情却要琐碎很多,而且做的很多事多为他人做嫁衣裳。可是长大后阴差阳错,自己也成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当自己重新踏着爸走过的路,一路走来,却慢慢理解了父亲的选择,虽然教育工作琐碎且多为人做嫁衣裳,但教育工作给了从业者不自觉的圣洁感。这种圣洁感,能让一个满身沧桑的受伤者,寻找到自己温柔的内心,让自己逐渐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