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踏进简书,以前也有接触过类似的自媒体平台,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对这些自媒体感兴趣,可能就是天生对这些信息比较敏感,让我不得不停下来,看一看,看别人写的内容,看别人的粉丝量,看别人的评论,然后就会思考,为什么他们都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有那么多的人去看,而我自己,写出来的文章,就像石沉大海一样,没有一点反应,阅读量也少的可怜,这个时候,我就会静下心来去分析,首先是分析文章的内容,看看哪些地方能够打动到我,让我有阅读的欲望,让我有评论的冲动,能够看得我热血沸腾,我从最开始,慢慢的去模仿这种文章的写法,文章的结构有意无意的去磨合,当掌握到其中的精髓之后,我还是朝着这个方向写文章,突然觉得灵感爆棚,如有神助,没用多久,我就完成了一篇2000字的文章,点击了发布,几个小时过去,我在后台,一直目不转睛的盯着文章数据的变化,可是跟我预想中的并不一样,2个小时过去了,阅读才仅仅23人阅读,这个数字我记忆犹新,当我关闭这个自媒体平台之后,我开始不去想这个事情,第二天,可就当我准备放弃这个东西的时候,又给了我希望,文章的阅读量竟然突破了8万,评论一百多条,看到这些数据之后,我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忽然觉得,老天只是在调侃我,对于我的努力还是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当然,我也感谢那些能够看完我文章的朋友,有的时候,别人在网上直接复制粘贴,或者写一些低俗的东西,都能是爆文,真的感觉非常的不平衡,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可能有部分的读者就喜欢看这样的文章,又或者仅仅是为了刷流量,刷阅读,当然,我还是希望,我们能够多去传播,一些有正能量的东西,一点鸡汤也好,更多的是励志的经历,最真实的感受,才能够引发共鸣。
就像前不久,我在某公众号看过一篇文章,标题好像是“华为被列入美国实体名单”,什么意思呢,就是美国几大芯片供应商,终止了与华为的合作,不再让华为参与澳大利亚的5G项目等等,美国想要掌握移动通讯的主导地位,就必须抑制其他的威胁者,其中华为就是头号打击目标,就当美国认为没有了芯片供应商,华为就会像当时的中兴一样,坐以待毙的时候,海思早在2004年10月就已经成立了他的前身就是曾经华为的ASIC设计中心。现在我们熟知的麒麟芯片就出自这家公司。当然海思的业务不仅仅只是研发手机芯片。海思能提供的解决方案涵盖了IOT、数字家庭、通信和无线终端等领域。这是一家在全球多地设有办事处和研究中心拥有7000+名员工的国内芯片巨头企业。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多年心血,在一夜之间兑现为公司对于客户持续服务的承诺。
华为自此不用购买来自于美国企业的元器件也能正常运转。2004年华为成立海思的初衷就是完成“科技自立”
任正非曾在华为Fellow及部分欧研所座谈会上声称“要将差距(技术研发)缩小到‘我们能活下来’,以前这是最低纲领,现在这也是我们的最高纲领,任何时候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一点小成功,就小人得志。”谁曾想到这一事关华为存亡的时刻这么快就到来了。
当然有人可能会疑惑海思到底是否能当的起“科技自立”名头。其实这种想法完完全全是多虑了。全球安防监控领域90%都采用的华为海思的芯片。也是成功研发Balong 5000 modem 成为第一家将5G无线芯片组商业化的公司。也许在海思早期,海思的芯片是除了华为没人敢用的“鸡肋”但是华为海思作为全球第5大的芯片制造商已经有能力为华为撑腰挺过这次的难关。任正非早在6年前就说过“就算芯片暂时没用,也还是要继续做下去。一旦公司出现战略性的漏洞,我们不是几百亿美金的损失,而是几千亿美金的损失。我们公司积累了这么多的财富,这些财富可能就因为那一个点,让企业死掉。”就是这样“神奇”的预言使得华为能挺过这次的难关。当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尽早的实现“科技自立”让我们不在掣肘于国外的企业。
华为立志,将数字世界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我们仍将如此。今后,为实现这一理想, 我们不仅要保持开放创新,更要实现科技自立!今后的路,不会再有另一个十年来打造备胎然后再换胎了,缓冲区已经消失,每一个新产品一出生,将必须同步“科技自立"的方案。
前路更为艰辛,我们将以勇气、智慧和毅力,在极限施压下挺直脊梁,奋力前行!滔天巨浪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铸造诺亚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