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的教研,我们围绕《只有一个地球》到底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展开了一番争论。
下周该王锐老师上研讨课了,她选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今天,她先说说她的备课情况及教学设计。看她按照课件一步步说下来,虽是围绕解决课后两个习题设计的大环节,但整个教学内容还是按说明文来上的。我觉得这样没问题,但是郭老师提出了疑义,她说这篇课文不应该上成说明文,因为自课本改为部编版的以来,济南小语界的权威江洪春老师已经两次来济阳解读教材,每一次都反复强调不可把这篇课文上成说明文,这个单元训练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重点是把握主要观点,是议论文。郭老师这么一说,似乎我也记起来有这么回事,不过江老师具体怎么说的,我却是想不起来了。
我们都知道《只有一个地球》原先一直是一篇说明性文章,里面很明显地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一层进一层地说明只有一个地球,如果毁坏了,人类别无去处,呼吁人们要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无论怎么查资料,也都有这样的说明: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是一篇 说明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至于对全文的分析,那就更不用说了,自然是从说明文的角度来进行的。当然以前的课后题都是围绕说明性文章来设计的。如今,课后第二题是这样问的: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
一说得出“结论”,一联系单元训练要素,好像文章体裁就变了,就成了议论文。不过我就纳闷了,一篇文章是什么体裁,一经成文,不就已经决定了吗?管你出什么问题,一切问题都要围绕文章来,怎么会有训练要素决定文章体裁呢?难道说一直以来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就因为训练这样的一个要素就变成了议论文?原先的呼吁改成了观点或者说是结论,就改变了文章的体裁?难道课后第二题不能看成是分析文章用了怎样的逻辑顺序吗?
若说训练要素变了,教学重点变了,这个可以理解,就是我们不重点分析说明方法和说明性语言,而重点分析课文是怎么一步步得出“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的,但不至于说成这是篇议论文。
就此,大家辩来辩去,分析来分析去,越说越不明白。或许我们有以前对这篇文章有根深蒂固的认识而钻牛角尖的,但此次确实迷糊了。估计江老师若是知道了我们这么争辩,也会因为我们记不住他的分析而拍案生气。
但是没办法,对部编版的教材,有些地方我们是真的不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