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贪婪?,准确说是这样定义的:
想要得到原本不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人性中的贪婪表现在生活的各个维度,今天主要讲关于对“投资回报”的贪婪。
前几年很多P2P平台的收益率非常诱人,有很多收益率高达25%,所以吸引了不少资金流向平台。到后面撑不住接二连三崩盘了。这就是人性中的贪婪和诱惑导致的。
就连股神巴菲特给出的“参考标准”也就是这么高,他的建议绝对是中肯的:
我必须确保买到的是在长期至少获得 15% 复合年化收益率的股票。
注意上面的措词:复合年化收益率。绝大多数人只懂得讨论“回报率”,而不是“年化回报率”,更不是“复合年化回报率”。一旦我们讨论“复合年化回报率”,我们讨论的不是一年,不是两年,是好多年,一般是十年以上,甚至二三十年……因此,我们不是要追求“短期价值”的东西,我们是要“长期价值”的东西。一切不属于“长期价值”的东西,都可以算作是“诱惑”。
请牢牢记住:你要追求的是 “至少长期年化复合增长 15 % 的目标”。
确定了目标,接下来很多公司都不会入你的眼,你不会继续盯着K线图各种猜测和幻想。因为你是干“长期”的,那些K线的波动根本带动不了你的情绪。其实,如果一旦开始关注 K 线,基本上很难思考长期 —— 因为“活在当下”的感觉和冲动是那么强烈,自己的大脑分分秒秒都在被各种直觉所刺激,根本想不起来自己实际上在面对的是“漫步中的随机”。
巴菲特的师父,格雷厄姆有个极度精彩的类比:股票市场短期是个投票机,长期是个称重机。
股票市场既然短期来看只不过是投票机,那就让别人投票就好了,反正投票者络绎不绝,根本就用不着我自己去投票,更用不着去反复投票。 若股票市场长期来看是称重机,那称重这事儿也不用我干了,我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儿,去想尽一切办法去找到以后最重的那个“胖子”。 找胖子很简单啊,就看谁“越吃越多”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