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小目标反思:
共读内容:序言第二部分
共读时长:1小时
我的目标:共读后10分钟完成笔记整理,50分钟内完成共读关联作品
实际结果:60分钟整理笔记,第二天早上完成共读关联作品
原因分析:此次整理比之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没有机械的对老师讲的话进行复述和总结,而是根据老师的分享内容,结合中版和台版对比阅读,所以,整理笔记实际上是对文章进行了二次解读,所以整体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导图只是各关键点之间的关系呈现,没有及时形成完整的作品呈现。所以,并不符合RSQC的进度导向思维。没有完整的过程循环,并不利于迭代精进。所以,下次的共读依然要在这个方面加强和改善。
闪光点:本次笔记采用了一部分自己曾用过的格式化笔记,实际记录效果比前3次共度课的效果都要好些,只是在具体的格式模板上要进行微调。毕竟共读时候要记录的除了永澄老师的认知分享(结果),更重要的是记录老师的思考思路。这是以往自己学习中没有的。
实际行动:调整自己的格式化笔记模板,下次分享课尝试使用,检验记录效果。
这次共读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拍着桌子喊出那句——原来是这样的!怪不得史铁生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大于人与猪之间的差距!怪不得会有那么大的认知差距!总算看到了真正的阅读到底是什么样的方式,终于亲眼鉴证了高手的阅读过程和思考过程,而不是直接拿到呈现出来的最终结果,总算找到了可以真正接触到的阅读对标标准,找到了一条正确的理解力提升之路。真的是再一次庆幸自己当初做了参加共读的决定,而不是放弃。
原来是这样的?
1.对序言的重视程度
序言又称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作者写作的缘由,经过,旨趣,特点和内容。别人代写的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作者的自序中暗含了丰富的内容,掌握序言既能把握整本书的脉络骨架,又能掌握那些对作者来说真正重要的观点。阅读本就是沟通的过程,能够看到作者的思路,抓住作者要表达的重点,和他达成一致,这样的沟通才能有效。然而,我们总在舍近求远。
自己读书多年,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的,一字不差的阅读过一次序言(无颜)。即使在阅读了《怎样阅读一本书》后,了解了序言的重要性后,自己竟然也没有将《阅读》这本书本身的序言好好的读一读,只是围绕着内容打转,总期望从内容中找到一条迅速通往“成功”的捷径。回想自己当初阅读《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虽然已经很用力了,花了100多个小时在上面,但是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自己内心的那个一劳永逸的想法,总是想通过读完一本书就能掌握了这方面所有的知识,再也不用操心阅读这件事情了。所以我的逻辑就成了这样:认真阅读这本书——找到一条通往阅读的捷径——方法论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读的时候花了大气力,下了苦功夫在方法论的部分,可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从一开始自己瞄准的即不是靶心,从一开始自己就没有理解透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思路,没抓住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所以,才会身在云深的山中迷了路。
这是老师做出的关于第二部分的导图,如此的细致。真正的给我了我当头棒喝,真正的让我看到了对于重要的事情,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我想自己再也不会对序言轻而易举的放弃了。
2.对知识的探索程度
序言的第二部分有6面纸的内容,老师做了上面大大的那张导图,阅读了其中的内容,对老师的认知深度由衷的赞叹,同时又为自己感到羞愧。
问:如果自己去做总结,以最低的标准,自己能不能够将这6面纸的内划分出层次,概括出中心大意,能不能够将自己不懂的地方都标示出来,用自己现有的能力尝试去做一次解答?
答:可以。但就是没有去尝试做。
问:如果是我标示出了“可得性原则”这个不懂的词,我是否能够做到和老师一样的理解深度?
答:不能。因为认知的缺乏,我对“记忆”的原理并不清楚。所以,我的探索深度就无法向老师那样层层推进,最终得出和作者一直的结果。
我接受自己的在认知力,理解力上的现状,但我的羞愧并不来自于这种差距,而是我没有去认真的做这件事情。所以,我错过了一次本来可以有的很好的提升自己理解力的机会。
我能做什么?
周三的分享前,自己认真阅读序言的第三部分“快思考、慢思考”1页纸的内容,作出自己的导图,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尝试去寻找自己的答案。然后在共读课上与老师的解读对标,找到理解力上的差距,写出共读笔记。
进化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每天改进一点,高质量的积累,有一天你会进化成为一个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