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5【TED演讲集】Mae Jemison 如何将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合二为一:设计师不能把艺术和科学当成是两件事!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zkzODgyODg4.html?spm=a1z3jc.11711052.0.0&isextonly=1

我看完视频以后 提出了2个问题 这是第一个问题

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方式

这是第二个问题

你们有写博客的习惯吗?

简书上面好多人写各种日记

无所谓形式吧 就是写点自己的感受和文字

最近看了一个文章,里面的观点是,你看完一本书,把你记住的东西写出来,这些写出来的观点和思考才是你读完以后的收获,如果没做这一步,这本书对的你帮助微乎其微。

难怪现在知乎专栏和微信公众号写文章的人越来越多了,用这种写作的方式来强化学习效果。

★兔子先生★
记下来之后……再去看的可能性是多少

记下来不是为了看,而是为了强化记忆,之后开始实践。

输入(阅读,倾听,观看)
输出(思考,写作,实践)
反馈(评论,建议,体会)

三个过程不断循环形成学习。
但思考和实践中间,经常就短截了。

如何找到自己在工业设计的目的地?

A 阅读一本工业设计的书籍(没仔细读完过)

B 问一堆不同的设计师(提问方式不好,问的对象太少)

C 一边实践一边学习(没有工业设计的实践机会)

这个大部分人非常容易出现的结果。

我今天看这个视频只有20分钟,但用了1小时去思考,未来要10小时或者更多时间去实践。

但思考和实践中间,还缺一个梳理实践方法的过程,写作可以帮助我找到和梳理出实践的具体方法,然后落实到行动上,不同的人可能方法不一样。

有一个叫做行动派的公众号,要求每个人要看书,写各种体会,然后实践,再看书,写作,实践。强化这个流程,然后就提高了行动的执行性。这个方法还是很有效的。

我在研究行动派,很有趣的社群。公众号里面每个文章都是一段鸡血沸腾的故事。

★武蚊子★
感觉自己看书可能分两种~一种像haku桑说的这样.这种时候大多是看专业的书~要相对认真然后反刍循序渐进~另一种就是随手遇到的各种内容书~就像吃东西….有时候未必会记得具体吃了什么.但吃完了总会留下些什么在血肉骨头里~所以除去觉着一定不想忘掉的.其他要不要记下来可以看阅读习惯~OAO

我不喜欢看书,所以看的都是工具书,就是你说的专业书。如果为了休闲,我喜欢电影或者电台,所以文学方面我是小白。

但我发现,公众号上很多文章,是大家看了同一本书以后,用各自的语言把同样的观点又写了100遍甚至更多。

而很多畅销书的作者,又是把一个同样的观点,用各自的经历和语言写成了100本不同的书。其实归结到最终,找到那个最本质的观点就行了。大道理都是一样的。

比如所有的设计书籍都说 多看 多读 多想 多做
这个本质的观点可以演化出无穷无尽的方法论
然后又根据各种不同的行业写出各种不同的书

归结到学习的本质来看
输入(多读 多看 …)
输出(多想 多做 …)
反馈(找到高效获取正反馈的环境)
就梳理出这些书的逻辑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5,532评论 3 13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828评论 9 209
  • 看到乌衣山的风景让骊宴想起了母亲跟他说的苏州、汴州还有外公的滇州,小桥流水绿柳环绕稍远处薄薄的袅袅烟。 清风带来...
    天上云歌阅读 339评论 0 0
  • 姓名:尹飞麟 公司:绍兴嘉华砂洗厂 组别:利他一组 《日精打卡进行中》 《知~学习》朗读 六项精进读一遍写一遍 大...
    谦虚不要骄傲阅读 150评论 0 0
  • 从《我不是药神》的爆红背后,我们可以看出民众对买药便利性的重视。从未来发展趋势上看,互联网医疗和医药市场会越来越大...
    凌晨六点TMT阅读 24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