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有一颗干净的心,能够静下心来读书。
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在都市的柏油马路上,一个大约有十八、九岁的年轻人跪在那里,头深深的低垂着,看不到他的脸,在他的脖颈上挂了一个遮挡他整个上身的大木板,木板上贴着一张大白纸,上面是用毛笔写的一个求助的启事:大至是家境贫寒,无钱读书,希望获得好心人的帮助之类的。
大街上人来人往,这是城市的繁华路段,街上有的人侧目而视,有的人上前看那启事,但是却没有人围观,也不见有人捐钱。
俗语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并不是说男儿膝下真的有黄金,而是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轻易下跪,跪是随便就跪的吗?这里面有人的气节,有人的骨气,有人的智识,有人的文明,有人的思想。你跪了,你求了,你可以读书了,你就会有出息了吗?这当街一跪,尊严全无,脸面全无,志气全无,读书对于一个不自重、不自爱的卑贱之人又有什么用?
读书是为了什么?我们伟大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早年在学校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而读书”的崇高理想,并终于不负所学,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象年轻人如此卑躬曲屈膝的人是不会有如此伟大崇高的理想的。
为了实现自己读书的理想有很多方法,可以半工半读,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读书,而且读书并不一定非得到学校,非得上大学,读书有太多的方法,学习也有很多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不会让自己失去做人的原则和高尚的人格。读书就是教你怎么样做人的,失去做人的原则,读书何用?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读书很重要,想要读书没有错,错的是读书的方法和读书是为了什么?高尔基也没有上过大学,并且在年幼的时候就出来谋生,但是他对知识的渴望,使他通过各种方式去孜孜不倦的读书,他的读书只是为了自我的提升和个性的自我完善。只是为了自己的进步,为了追求人生的真理,所以他最后终于成为俄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成为一代文坛巨匠。
读书为了什么?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果真如此吗?那不过是宋朝的皇帝为了拢笼人心,让人们考取功名而编撰的。华夏几千年来的科举制度,残害了多少青年才俊,让他们身心俱疲,郁郁而终。
你为了什么而读书?读书为了什么?为了考上大学?为了之后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为了功成名就?为了能够赚很多很多的钱?这些就是我们读书的目地吗?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可见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读书可以增加我们的智识,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更快的认识和改造世界,可以让人类文明进步。可以为我们解惑,可以通达心胸。可以让自我趋向完美,让思想卓越而不凡。
读书是我们一生的学习计划,唯有读书才可以一天天的使自我的心智逐渐成熟,也唯有书籍才可以让我们一天天的更接近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