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朋友留言,问亲子阅读该怎么坚持,因为她觉得自己很难做到每天陪孩子阅读。
我说,从每天3分钟开始,慢慢来。
或许,要长期坚持某件事情,终究不是一件易事,陪孩子阅读或者自己坚持每天阅读,都需要极大的自律和自我激励。可能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某些倦怠期,但是,如果咬咬牙通过所谓的倦怠期,那么后边的过程会顺畅许多。
像亲子阅读这件事,开始很容易,买回来书,陪孩子翻翻,讲讲书里的故事,或许这也是所有父母都会做的事情。可是要长期每天坚持下去,有些父母就该打退堂鼓了。那到底该怎么坚持下去呢?
这个问题确切的说,我也没有答案,因为目前为止我也才坚持了两年的时间。
1.孩子不喜欢怎么办?
有朋友说自己把书买回来,辛辛苦苦地给孩子讲,可是孩子随手翻两下就扔了。根本不搭理你,自己也没啥兴趣给孩子再讲下去了。
其实,刚开始亲子阅读的时候,大部分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1岁到3岁之间的孩子最普遍。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很短,而且对书根本没什么概念。很多朋友总是把思维禁锢在看书就是学知识上面,孩子刚开始接触书,竟给2岁多的孩子看DK系列的认知科普书,确实不能怪孩子提不起兴趣。
曾经自己也是这样,总是喜欢买认知系列的,学拼音,字母,数字,唐诗,百科等等,殊不知,这一类的书一般比较枯燥,趣味性不太强,对于刚接触书籍的小朋友来说,确实不太合适。
而亲子阅读,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找准孩子的兴趣点,开始以低幼绘本,立体玩具书为切入点,慢慢再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来扩大范围,不要一上来就让孩子提不起兴趣,这样就很容易给孩子戴上不爱看书的帽子。
孩子不喜欢?那都是虚的,多找找孩子的兴趣点,让读书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2、孩子总是有过多的需求怎么办?
也有朋友跟孩子一起开启了快乐亲子阅读的模式,时间久了,竟也开始抱怨,抱怨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阅读竟也要变成一种负担。
孩子抱来一堆书,讲完这本讲那本,妈妈再讲一本,妈妈再讲一本吧。讲着讲着就讲了十几本似乎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且有许多都是讲过很多次的,宝宝每次会盯着你的嘴看,总能发现和上次讲的不一样的地方。
这个时候,大人很容易烦,如果是在睡前,讲了快一个小时还不睡觉,真的也要崩溃了。
孩子不喜欢也发愁,现在孩子需求太多也让人愁。怎么办呢?
其实,心态第一,放下烦躁,心里先窃喜一下,千万不要打击掉孩子的积极性,因为打击两次,又回到第一种状态,你会更愁。可是这样无节制的需求,也着实很容易让人烦躁,而且孩子一口也吃不了个大胖子,不能一天读个十几本,一天又不读了。
我们可以逐渐给孩子建立一个稳定的阅读习惯。曾经针对这样的问题,我改变了亲子阅读的时间和地点。很多孩子喜欢睡前读,但是睡前读太多,有时候容易越读越精神,有时候还容易晚上做梦影响睡眠。所以,卧室里不再放书,读书就在客厅沙发,睡前读几本提前商量,在半个小时以内,读完再洗漱上床睡觉,躺下了关上灯讲一个故事就睡着了。
这样大人孩子都很轻松。
白天里什么时间段想看书,想讲多少故事,都可以满足,这不太容易烦躁。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一家人的习惯也都不一样,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亲子阅读习惯,慢慢让亲子阅读既轻松又更容易坚持。
3、孩子中途有所懈怠了该怎么办?
曾经有一段时间,孩子喜欢看电视,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电视,时间长了,书就扔在一边不怎么看了。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再好看的书,也没有看电视来的轻松。孩子更是这样。
本来一个爱看书的小朋友,突然之间就不爱看书了呢?于是,有父母也该着急了。这可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孩子就不喜欢了呢?就养不成爱看书的好习惯了呢?
我们大可放心,孩子的注意力只有那么多,而且有了更吸引人的事情,对其他事情当然会减少时间投入,这都是正常的事情。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时发现,及时调整。
好的习惯养成,总是需要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状况,比如这段孩子喜欢看动画片,我们可以买来相关动画片的书,陪孩子一起看,适当减少看动画片的时间。什么事情都不要一味地限制,注重引导,注重平衡,注重和孩子增加互动。
坚持亲子阅读,需要的更多的还是父母的引导和坚持,父母的观察和适时调整,每个阶段孩子喜欢看的书,每个阶段孩子的兴趣,每个阶段孩子的不同特点,都需要我们认真观察,适当调整我们的亲子阅读方式和方法。逐步引导孩子慢慢爱上阅读,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亲子阅读,让我们一起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