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淄博新华书店,搞了一个“寻找最美童声”的诵读活动。受书店朋友叶晓妲女士之邀,周末时间,我现场给参加活动的孩子们的表现做了些点评。虽然颇有些“装模作样”,但既来之则评之,按照孔子“为人谋而不忠乎”的教诲:答应人家了,就好好给人家干。水平是一码事,态度么,则又是一码事。干不好,砸了锅,是他们眼光问题,“用人失察”之过,我是不用负责的。
时间很快,活动结束了。从各方面讲,都还算圆满。不过,我却略微有些遗憾,那就是,由于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们朗读表现上,没有能和孩子们谈一谈关于读书的话题。为什么呢?朗读关乎的很多技巧,所谓抑扬顿挫、吐字发声等等,只是皮,关键在内核,而这个“内核”,就是多读书。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多读书,才能理解作者内心的情感;理解了作者的情感,你才能贴近他的灵魂;贴近了他的灵魂,你才能和他进行对话;只有和他坦诚的对话之后,你才能把握并将其作品内涵这个“核”,结合朗读技巧这个外在的“皮”,真诚、真实的表现出来。
于是我想到了读书的话题。
前几天,书店的书友会,邀请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淄博晚报》副总编辑郝永勃先生来和大家聊读书,他表达了这么一个看法:读书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原因呢,因为读书像是串门,可以到某个作家那里随便走走,而且不用如同现实中一样,得看主人有没有空,还得预约。这个,是随时想起来就去,爱同意不同意,推门就可以进去。郝先生的观点很实在,也很有趣,带领我进一步联想:在现实中,不经过主人同意,推门就进,甚至破门而入,那是私闯民宅,人家可以告你,让你吃官司;这还是好的,据说在西方一些国家,私闯民宅,人家可以毫不客气的请你吃枪子儿——这就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了。可读书呢,就不怕这个。当然,郝先生只是告诉我们一个“串门理论”,至于进门方式,他没说可以“破门而入”,他可能怕人家说他教唆不学好吧——开个玩笑,读书,就着这么任性。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获取知识,吸取营养,进一步说,健全人格,陶冶心灵。郝先生谈读书,在我们这些听者看来,也和读书是一个道理——郝先生本身就是一部书——好处在哪儿呢?我可以直接偷懒,把郝先生的观点拿过来就用,可以和大家分享,这就是白捡的好处啊。
偷懒之余,稍微动动脑子,还会有意外收获。比方说,读书的好处,郝先生已经告诉我们了,于是我顺着他的思路,想入非非:前面说可以随便串门,而串门不白串,得有收获,怎么才能有收获?不客气的讲:到谁家,你都可以随便拿东西。什么东西?就是前面所讲的,作品的“核儿”。看到这个作家书里写的哪些东西好,就可以揣在兜里拿走。不经过同意就拿别人东西,这叫什么?叫做“偷”,对吧。现实中,虽然不至于一枪爆头,但恐怕是要麻烦警察叔叔请你喝茶,还得被赠送一个“三只手”的荣誉称号。但是读书就没有这样的风险:书里的营养,你觉得亲切,好玩,就储存在你大脑里,成为你自己东西就好。这事儿不会惊动警察,你找人家管,人家也不管——吃饱了撑的呀。而且这个随便拿东西,还不用着急,不用像小偷那样,心虚害怕,慌里慌张,得手之后赶紧撒丫子就跑。不用担心,沉住气,慢慢挑慢慢拣好了。一次拿不完,下回再来拿,没问题。这次拿的,回头觉得不太满意,过几天再来换,完全随便你。你想,主人如此慷慨,赋予你这么大的权利,不要白不要,要了也白要,是不是呢?
说到读书的好处,有些人觉得,光说好处还不过瘾,读书都让人获得成功才行,于是就会问:那读书怎么才算成功呢?读了一辈子的书,到底能得到什么样的成功啊?这么多书,我读哪本才是最有用的呢?关于这个,我的看法,第一:带着功利目的去做事情,急功近利,反而难以做好;第二,我想讲个故事:说一个人吃饭,吃烧饼。吃一个,不饱,两个,不饱,三个四个,他还是不饱,看来饭量够可以啊。到吃上第五个,嗯,饱了。他心满意足的打个饱嗝儿,忽然又觉得后悔。怎么后悔呢?这烧饼不是白给的,那是花钱买的啊。早知道,就买第五个烧饼吃,不就省下四个烧饼的钱了吗?乍一听,这是什么道理?接着我们都会笑:没有前面四个烧饼垫底,这第五个烧饼怎么算是第五个呢?永远是第一个烧饼,不可能吃饱,对吧。
读书也是一样,叫做“水到渠成”,或者我们常说的“功到自然成”。你要是光琢磨:哪一个是那第五个烧饼啊?那你永远体会不到读书的幸福感、成就感。只有孜孜不倦的读,博览群书,不要管哪一个是第几个烧饼,不要老惦记成功的事儿,那么自然而然的,某一天,你就会感觉到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书成了你离不开的朋友,不知不觉中领会到:读过的书,总会在人生的某一个节点上给予你回报。“腹有诗书气自华”,你的气质、修养、格局、人生都会发生变化。
其次,说一说朗读。
读书为什么要朗读呢?读书不是可以一个人默默的,静心的读书么?大声朗读出来,是为什么呢?没错,读书有很多种方法,有人喜欢默默的读,静心体会书中的美妙。安静,有利于思想的天马行空,这是静静读书的长处。而我们提倡朗读又原因何在?因为有些书中的内容很美,它有一种韵律的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大声朗读出来,声音的感染力会让自己对读书的兴趣增加,同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语句的内容。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上课铃声响过,我的语文老师登上讲台,二话不说,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方方正正的楷体大字:“读背课文第某某课”。当时我们还有所不理解,觉得这老师太死板,这种教学方法,谁不会啊?可现在看来,真的是有他的道理在里面,这是其一。另一方面,朗读不光可以感染自己,也感染到别人。每当我听人声情并茂的进行美文朗诵,就让我觉得很享受。说到享受,大家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的先生,也就是鲁迅的私塾老师,在同学们自习的空儿,他不忘自己读书,当时读的什么来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这句子描写的是将军战斗胜利后庆功宴上的情况,不过当时因为是先生自己读的内容,所以没给孩子们讲这是什么。咱们不必拘泥于这句子好不好,内容是不是健康,我们不妨回想一下文章中写的,当时先生的表现:“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幼年的鲁迅看到这里,说“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要不然,先生怎么这么陶醉,这么享受呢?
这就是文章和诵读结合在一起的很好的范例。那种音律的美——确实存在。
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先生曾经在一个和鲁豫的对话中,朗读了郭小川的一首诗。他提示大家,这首诗,您仔细听,有“四三拍”的味道。一上口,果然不错,嗯嗯,棒极了!除了给别人美,自己朗读时情不自禁,会进入到语言所描绘的情境当中。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会使你体会到一种别人的生活状态,还能体验到一种人生的丰富。
诵读再一个特点,可以帮助记忆,特别是声情并茂、真诚投入的诵读,更让人印象深刻。我记得当年参加工作的时候,因为原始学历偏低,需要继续进修——不然不给涨工资。和很多人一样,报了自修考试。自修考试有很多门内容,政治、历史、外语、数学、理化等等。我其他学科都不咋地,唯独一门叫做《古代汉语》的,一次过关,考了个高分。连我自个儿自己都纳闷:这方面一点底子都没有,那么多的文言文章,怎么能理解了,还能顺利考过呢?后来回想,很大程度上,和我当时的学习方法有关系:下班以后(我住在单位宿舍,办公室和宿舍是一排连体的平房,下班之后无处可去,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供我消遣),吃过饭,就拿着厚厚的课本,围着单位大院里一棵老白杨转圈。一边儿转,一边儿把那些古文句子读来读去,管他懂不懂,先摇头晃脑自我陶醉一番再说。哎,不知不觉,到了考试时候,落笔“唰唰”,没有受到什么难为,你说这是咋回事?我看,答案很简单:读书,特别是朗读书,就这么神奇。
不妨回到《从百菜园到三味书屋》的话题,我不知道大家对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反正,别的内容我忘记得差不多了,唯有先生的诵读场景,还有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模仿先生的那种声音、姿态,让我到今天还不能忘怀。尽管在别人眼里,这仿佛是一出滑稽戏。我可不管,反正我就是觉得:好句子,读出来,让读书更有趣——当然,不能不分场合,吓着老人孩子,惊着花花草草的,那也不合适。
我读书很少,见识很浅,以上只是一点点想法。至于朗读技巧,现场谈了很多,对与不对的,一家之言罢了,无须赘述。因为读书少,愈发感到了时间的紧迫:读书,什么时候都不晚——“朝闻道,夕死可矣”嘛;但是读书,从小开始是最好,不要拖延,老师不是教育我们:“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呀?
听着孩子们的朗读,享受着最美童声,我仿佛回到了那书声琅琅的课堂,心中涌动着温情:“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让我们一起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