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清明时节,我该去看看父亲了。
每想起父亲,就忍不住翻箱倒柜,找寻那本已经发黄的、方方正正的牛皮纸袋,里面装的是一本有关于我的《人生发展档案》。打开暗黄的袋口,看见父亲的手迹,心暖暖的,又湿湿的。想像着他高大魁梧的身躯端坐在桌前,小心翼翼地捉住纤纤毛笔,一笔一划地写着……
父亲已离开我整整21年了,这情景却恍若昨天。
1997年,父亲为我装订了一本《人生发展档案》,里面收集了我所有学生时代的练习册、小字本、大字本、被老师评为“优秀”的作文、美丽的画作,甚至还囊括了小学和中学的《学生手册》。他用毛笔在扉页上认真地写着——“美好的学生时代,人生中将一去永不复返,学生时代你留了点什么呢?人生档案将是最好的时代依据,它可以反映你从启蒙到工作,从小孩到大人成长的全过程。若干年后是一部最好的人生发展资料。望认真保存!”
父亲只读到初中毕业,外表看起来是个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四处交朋结友的粗人,朋友们都亲切地叫他“土匪”,其实他的内心非常细腻,喜欢用毛笔写字,为此还特地去印刷厂印制了古典的竖行信笺。除了喝酒和写毛笔字外,他还酷爱装订档案,用买来的针、麻线和锥子,细心地将我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碎纸残片粘贴装订在一起,终于做成了这本专属于我的《人生发展档案》。
档案的第一页粘满了我小学时的成绩册,我是个贪玩又浮躁的孩子,小学时老师常给的评语就是“粗心”和“骄傲”,真不知又贪玩又粗心的人有什么可骄傲的。而当翻到那些被红笔划满的百分和优秀和作业本时,我不禁欣然莞尔。那时不管妈妈再如何夸奖对门家孩子的优秀,我都一概既不嫉妒也不伤心,只管埋头认真书写着作业本上的每个字,看它们一笔一画工整可爱地乖巧排列着,便满心欢喜,若是不小心写错了一处,还会将整页撕掉重写。
老师一直都拿我的作业当范本,到了高年级期末时,甚至还会悄悄拿一些《学生手册》让我来照着她写过的样本,帮她写剩下同学的学期评语。这时我便来劲了,每当写到那些得罪过我的同学,必要使坏,在上面写上一句能气得他爹妈揍他一顿的话,每想到这,我简直快要乐疯了。或许,这就是我那时既臭美又骄傲的原因吧!
待再翻到那些五颜六色的画作时,便想起了那段刚由偏远的市郊转到市里来读小学的日子。那时我个子已经很高了,不但喜欢和男生打架,而且穿外套还经常不扣扣子,就那样大模大样地敞披着,同学们都不知道这是从哪里转学过来的“大姐大”。也许就是那个时候,父亲开始有了些让我进行淑女训练的想法,记得他曾买回一架风琴,并四处物色一些略懂音律的人偶尔对我略加指点。虽然它不像钢琴那样华贵,我也并没有因此而学会弹风琴,但却非常自然地学会了简谱,并且能把所有我听过的歌自动编写出简谱来,小小的孩子就倒饬着这些不靠谱的东西,也能得到很多的欢乐。
暑假时,父亲打算送我去青少年宫学钢琴,但报名时才发现钢琴班早已爆满,最后只好另选了绘画班,可惜当年我的心思全都不在这些琴画上。那时青少年宫还有几块小池塘,我倒是常常偷偷从家里备了好些瓶瓶罐罐,一下课就专注地趴在塘边,费劲地打捞着里面的蝌蚪和小鱼,一趴就是半天,总是被烈日晒得脸红红的。汗流夹背的回家后,父亲心疼地为我擦汗,完全不知道我心里惦记着的,只有那些个藏在酒瓶子里欢快畅游的小鱼儿。
但不管怎样,还是留下了几幅习作。刚学画时,我乖乖按老师的要求画了些静物,后来自己又画了一些人物,但都只是些简笔画,完全不是像素描这样有些难度的学习。记得那时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特别火,我就从报纸上偷偷剪下一张截图,然后在家里认真地临摹了一张。再后来,我又迷上了水粉和国画,但因为没有老师教,便自己在家里胡乱倒饬了档案里的这张《荷叶儿》和《丝瓜藤》,父亲看后笑着说:“把它们也装到档案里去吧!”
上了初中以后,档案上除了数学以外,其它成绩均不能见人。令人心惊的是,居然还有迟到10次的事,老师一定拿我头疼死了。作文更是我的死穴,我常绞尽脑汁也写不出什么好东西,现在儿子的作文也常让我伤透脑筋,他不但毫无头绪,而且还错别字连天,经常被我骂得“头破血流”,但今天再看自己的作文——“一进动物园大们”……这时方才知道,其实每个人都曾是那个乱七八糟、让父母既操心劳力又无可奈何的孩子。
初中正是玩性很大的时候,无奈却被父亲捉来练毛笔字,每周都要交一大沓字给他。心中气愤难平但又敢怒不敢言,只好背地里耍花招——有时任务捱到最后还有好多没完成,便偷偷套描了一些,有几张居然还被他赞赏地在下方批注道“认真”,乐得差点没把门牙笑掉!如今想来,真正傻的那个人是我,在父亲那样严格要求的背后,到底深藏了多少绵绵密密的爱,是当年那个偷懒耍滑的孩子所无法体会的。
合上这本《人生发展档案》,父亲的面容仿佛就在眼前。有一首诗叫《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父亲手中也有线,我身上也有衣,这本发黄的《人生发展档案》就是我的“御寒衣”,只是啊!就算是迟迟,我的所归之处也再无处可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