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可以从理论上批评美国人口中有20%患精神障碍的说法,认为那是过分诊断的产物。但是,我们无法否认,这20%的美国人比起其他美国人来是更加不幸和需要心理卫生的特殊帮助,并且人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对这20%的人就一直有效地开展着并给予特殊帮助的工作【1:130-131】。
时下总能听到有人说,不能上精神病医院看病,否则你就是精神疾病患者?也有人问,你们抑郁症的治疗是不是就是药物治疗啊?对有些人的偏见,理性判断告诉我,这是一个question的问题,不是problem的问题,不管你怎么回答,都不是他们想要的答案,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行为寻找解释的。然而患病者的痛苦,我们作为医者也好还是家属也罢,真的是无法真正体验到他的苦楚的。
今日和残联的马主任去麻森乡走访建档立卡的精神疾病患者,感触很多!走访的这4个患精神疾病的患者,其中3个是女性,年龄平均在40多岁,患病年龄较早,约为20岁左右,患病后因家里人对疾病缺乏认识,认为是受些刺激,匆匆找人家就嫁了出去,当然因为受“病”的影响,婆家也不是太重视,知道她脑子有毛病,平日里很少有人去和她们交流,社会功能也渐渐的走向衰退!从现象上说,所有精神障碍患者都表现有人际关系问题;所谓心理社会因素致病,即人际关系问题致病;一旦出现精神症状,症状便会妨碍人际交往,而人际关系问题反过来又影响症状的呈现、发展和康复。【26:261】
精神障碍的原因,总的说,还不清楚。按照医学的传统,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使用3P因素分析法,3P因素即素质因素(predisposing)、诱发因素(precipitation)、附加因素(perpetualing),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转归。素质因素对应“为什么他/她容易发病”的问题,诱发因素对应“为什么那个时候发病”的问题,附加因素对应“为什么病情经常波动、恶化,或者总是好不了”的问题。在症状学诊断原则之下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意义不在于诊断,而在于全面、深入地理解患者这个人及其病情的发展和转归,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必不可少的内容。【精神病学规范化培训教材:基本技能与临床思维】
精神障碍类疾病和内科疾病、外科疾病是一样的,也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也遵循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的“三早”原则,治疗方法也趋于多元化整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