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代宗师》的三境界:
【见自己】:自我塑造。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面对自己,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见天地】:社会定位。不看大地,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不见汪洋,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肤浅;不见高人,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不足。【见天地】是对【见自己】重新最大程度的全面修正和提高。
【见众生】:到了这个境界,就可以泰然自若,用最恰当的合适自己的状态,从容的去面对众生。见过自己,知道自己的分量,见过天地,知道自己的卑微,这时再面对众生,才能做到所谓的虚怀若谷,大象无形。
(二),王国维的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思
登高望远,是采取一种宏观的视角去看世界,也就是,大的方向必然需要足够高的态度,才能客观的有相对准确的理解和定位。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索
宏观角度确立,则需要采取对细节的累积和磨砺来实现所求。孜孜不倦,寻寻觅觅,态度严谨,坚定不移,目标明确,步步为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悟
在目标明确,不断探索的漫长而繁复的过程中,那个所谓的终极,就是一个回眸,也就是一个【顿悟】。
(三),看山三境界:
看山就是山
看山不是山
看山还是山
详解我在另一个答案写过,如何理解「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层境界?
【看山是山】:起初学习作文的时候,都是最朴素的原始的状态,要求:语句通顺,真情实感。
【看山不是山】:慢慢的,随着阅量的不断膨胀,涉猎的逐步扩大,思维的渐渐深入,逻辑的慢慢优化,情绪的丰厚培养,品味的频频提升,技巧的日益精进,词汇的日积月累,笔法的悄然熟练,文气的渐入佳境,顿感自己满溢的文学造诣蠢蠢欲动,沸腾于胸,呼之欲出。既而,情,无法自禁,意,跃然纸上。恨不能招文曲之星賽文,与文昌之宿比赋。何等了得!
然,原本真实的文字,清晰的架构,顺畅的逻辑,浅显的内容,朴素的三观,直白的情感,明了的语意,开始被封上各种标签,被勾画种种框架,被拆解和组合,被重塑和变形。风、雅、颂、赋、比、兴,无所不用其极堆砌之。
遂,辞藻华丽,句法玄妙,行文繁复,气质迷离,逻辑缠绕,情感浮夸,满眼引经据典,处处卖弄炫技。三句不离古语,五行必有摘抄。
终,目之所及,虽字字珠玑,却满纸空虚,仅有悬浮而无根之浮华,支离而莫名之情愫,混乱不堪之描写,一头雾水之表达,更有甚者,因过量引典据经而破碎了脉络,稀释了内容,淡化了情感,扭曲了主旨。
悲矣!
【看山还是山】:最后,开始接地气儿,重新说人话。
我表面说作文,实则说用心:所谓的洗尽铅华,必然先有【华】,才能【洗尽】。【儿童画】和【毕加索花了一辈子去学习如何画的像个孩子】,同样的抽象,却有着质的区别。
这就是道家所谓的【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最终一切皆无】;最开始的【无】,和最终的归于的【无】,必然不是一个【无】。
所以,这最开始的【山】,也必然不再是最后这个【山】。
=================
那么,很明显,
《一代宗师》的三个境界,是在追求做人;
王国维的三境界,是在追求做事;
而”看山三境界“,则追求个返璞归真的透彻。
前两者,易懂,难做;而最后者则是,易做,难懂。
如果非要说关联,很有可能是:
经历过《一代宗师》和王国维的境界后,最终回归到【看山还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