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注孩子吧!90%的父母都忽略的事情:当发现孩子偷钱的时候,最应该做的不是打骂孩子,而是好好教育。
最近豆豆从幼儿园回家,豆豆妈经常在书包或口袋里发现不是豆豆的东西。有时是一块拼图,有时是几个雪花片,有时候是幼儿园的晨检卡....
为此,豆豆妈很苦恼,孩子这么小就学会“偷窃”了,便问豆豆,豆豆说:“这是早上老师发给我们的,每个小朋友都有”。妈妈信以为真。
这天早上,豆豆妈发现口袋里少了50块钱,那本来是昨晚去超市回来找的钱。豆豆妈翻了好几遍还是少了这50。
豆豆妈有些纳闷儿:家里一共就三个人,豆豆爸不会拿,难道是豆豆偷了钱?豆豆妈决定等豆豆放学时好好观察他。
果然到了放学时,豆豆妈就看到,豆豆和几个同学走向便利店。和同学们一起买这个买那个,结账时拿出来的钱竟然就是一张50元钱。
豆豆妈先是大吃一惊,觉得自己一直教育孩子温良恭俭让,怎么孩子就学会偷钱了呢?
豆豆妈没有冲上前对豆豆进行打骂,而是默默走回了家,一边走一边反思自己的教育...
经过一番思考,豆豆妈取消了豆豆现有的零花钱,并告诉豆豆,每周会在书房的某个地方放上20元,你找到后就是你的,没找到就没零花钱了。
豆豆妈的行为,让本来“偷钱被妈妈打”的剧情,换成了,豆豆通过自己的努力,合理从妈妈那里赚钱的游戏……
起初的几个星期,豆豆完全找不到,后来熟了,基本一天就找到了钱,过了一阵子之后找到的就不仅仅只是钱了。
找到了一些父母小时候玩的玩具,找到了一个望远镜,找到了很多有意思的图书...自此豆豆再也没有偷拿过钱,偶尔看到落在茶几上的钱还会主动给交给爸爸妈妈。
我们不禁要赞叹豆豆妈的做法,她明白,孩子总是特别在乎自己努力得到的东西。所以她让孩子去寻找钱,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孩子才会觉得钱来之不易。
孩子为什么会“偷窃”?
其实,很多孩子都有过偷偷拿走别人东西,偷偷拿走钱的经历。但你知道吗,大部分孩子都不是真正的“偷窃”,他们甚至都不知道那种行为叫偷窃。
那孩子为什么要偷拿别人东西呢?今天就为大家解开孩子“偷窃”的疑团!
01分不清“自己的”与“别人的”
幼儿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分不清某件物品是属于“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他们往往喜欢一个玩具就直接拿走了,并不会去考虑这个玩具是属于谁的,我发现了这个玩具,那它就是我的。所以有的孩子总以为老师发的就是她的了。
建议:
①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物权”观念。帮助孩子区分物品的物权,引导孩子建立“你的”、“我的”、“他的”的概念。例如,在家时,父母要要跟孩子讲什么是爸爸的,什么是妈妈的,什么是孩子的。在园所,老师也要跟孩子讲什么是园所的,什么是给小朋友自己的,老师也可以通过游戏或区角活动引导孩子,正确培养“物权”概念。
② 明确的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告诉孩子玩具是属于别人的,不经主人允许就拿走它,主人是会伤心的,这样做是不对的。
③ 当面归还物品。带着孩子一起当面把物品还给主人,向主人道歉,并鼓励和表扬孩子这种知错就改的行为。
02为了引起注意
有的孩子偷东西是为了引起大人或者同伴的注意。比如,偷偷拿走妈妈的包,妈妈就不会出门了;偷偷拿钱买东西分给小伙伴,小伙伴就会和自己玩等。
建议:
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出于这种原因偷窃的孩子,想要的并不是物质,而是关爱。因此家长要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了解孩子,并且经常带孩子出去玩耍,结交朋友。
03自控力差
有的孩子明明知道不经允许拿走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明知要偷钱是错误的,但是由于太喜欢,所以控制不住自己,便拿走了。
建议:
① 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带孩子看一些教育短片,或者通过睡前故事的形式,让孩子知道偷窃是被人厌恶的行为,没有人愿意和偷窃的人交朋友。
② 经常表扬和鼓励。如果发现孩子有进步,几天都没有偷拿别人的东西,家长和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并鼓励孩子继续保持。
③ 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如果要求合理,条件允许,家长尽量满足孩子;如果条件不允许或孩子的要求不合理,就向孩子说明情况,不要哄骗孩子。
如果某天你发现孩子偷东西了
你怎么办?
01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孩子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是一个谬论,因为即便孩子小时候期有过“偷拿”的经历,但真正成为小偷的只是极少部分人。
所以,当你发现孩子偷东西,就粗暴的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并处处提防孩子,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并且可能成为孩子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
02保持冷静,了解孩子背后的想法
当你看到孩子“偷钱”后,就气得把孩子狠揍一顿,要孩子许诺不再犯时,结果往往是孩子跟家长斗智斗勇,“偷钱”的小动作越来越多。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他们偷东西或许有自认为非常正当的理由,你的聆听和理解是让孩子改正的前提。
03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为孩子提供赚零花钱的机会,让孩子明白赚取钱财的艰辛。家长可以让孩子帮一些忙,并支付给他一定报酬,引导孩子学会用劳动获取报酬,并增加孩子对于自己能力的信心。
04和孩子一起看看教育片
无论父母费尽唇舌孩子还是照偷无误,和孩子一起看看教育片吧!也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别人的经历上吸取教训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
05不视而不见,不袒护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偷窃”是暂时性的,或者人为孩子拿幼儿园东西是老师没说清楚,长大了自然就好了,所以干脆视而不见或袒护孩子。孩子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以后很容易养成偷窃的习惯。
如果是孩子拿了幼儿园的玩具或者别的小朋友东西,老师可以及时和家长联系,通过家园共育,正确引导孩子纠正错误。
06不打骂孩子&孩子当众认错
一旦发现孩子偷窃,就打骂孩子或者命令孩子当众认错,并斥责孩子,以便让孩子不敢再犯。其实,这是在羞辱孩子,带给孩子的也只是自卑和羞耻,让孩子对大人失去信任。
事后切勿翻旧账, 反复追究,随意转述。事情已经过去,就不要反复提起,也不要发现孩子又拿了什么东西,就说“这又是你从哪里偷来的”这种话,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随意将事情告诉别人,给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其实,孩子的“偷窃”行为,并不一定是大人所理解的偷窃。教育学家卢梭曾说:“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作为老师和家长,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自己首先要保持理性,然后再来引导和教育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