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aoshu Day16

同一种行为,惩罚还是奖励?

一种行为的发生,常常没有标准答案可以判定对错。但是只要目的和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选择惩罚和奖励并没有绝对的对错。

有一个年轻人养了一只狗,有一天他发现这只狗在屋里撒尿,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狗痛揍一顿,然后从窗子扔了出去。第二天的时候,他再次发现狗在屋里撒尿,但是不同的是,狗在撒完尿以后,自觉地从窗户跳了出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组织行为学的原理,惩罚有时候并不起作用,就像故事里的狗,惩罚并没有让它不在屋里撒尿。

我们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奖励和惩罚作为常用的两种激励手段,所要达到的效果是统一的。差别是奖励是正向激励,惩罚属于负向激励。奖励或惩罚都只是实现手段,不是目的,没有任何目的地实施奖惩是毫无意义的。

以该故事里的年轻人的行为为例,他的目的是让狗不在屋里撒尿,他可以选择的手段有两种:

1.奖励。把狗带到室外撒尿,之后每次都奖励一根肉骨头;

2.惩罚。当狗在屋里撒尿的时候,痛揍一顿并扔出窗外。

我们可以分析这两种激励模式的不同:奖励的方式与期望得到的行为直接挂钩,因而形成一个正向的激励,这种激励方式强化了期望的行为。处罚的方式是将不当的行为与所受的处罚形成一个负向的激励模式,这种模式仅仅在不当的行为与其所接受的处罚间形成了平衡,而正确的行为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强化。换句话说,惩罚只能让人停止做某件事情,但是惩罚之后的效果,仍然不会激励被惩罚对象如预期中主动向良好的方向改善,这就是奖励比惩罚有效的原理。

因此,在管理实践中,重要的不是采取何种激励方式,而是如何把奖惩与要导向的结果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合理的激励模式,从而快速有效地实现奖惩的目的。

奖励什么的问题

有一个渔夫在自己的船边发现了一条蛇,蛇的口中衔着一只青蛙。渔夫觉得垂死挣扎的青蛙很可怜,便把青蛙放走了。但是渔夫又对挨饿的蛇动了恻隐之心,想要蛇吃一点东西。由于身边只有酒,渔夫便滴了几滴在蛇的口中,蛇满意地走了。渔夫为自己的善举感到很开心。可是仅仅过了几分钟,那条蛇又回来了,而且嘴里咬着两只青蛙——它等着渔夫奖赏它酒喝。

渔夫的行为是愚昧的,但这种行为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践中有着太多类似的例子。做出贡献者期望得到A,却被奖励了B;管理者期望通过奖励有贡献的员工,督促无贡献者能够重视业绩,但是奖励的时候却又因为某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给予奖励;希望提高工作效率,却又奖励了看起来最忙、最能加班的人;期望增强团队凝聚力,却只奖励业绩突出者;期望不断改进创新,却惩罚了未能实现的创意,奖励了墨守成规而未犯错误的人……

如何避免激励与期望的行为相背离呢?

首先,企业要理清激励导向,也就是说想要通过激励行为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明确什么样的行为是应该被奖励的,什么行为应该被惩罚,什么是应该继续保持的。这种激励导向没有绝对的好坏判定,更不能期望有标准统一的模式,每个企业都应当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来确定,而非盲目追求最新的管理概念。唯一能够用来判定的标准只有一个——对企业的发展有利。

其次,建立合理的目标。目标是否与企业的激励导向一致,这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目标本身。所以,一个量化的、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合理的目标。

例如,如果企业希望激励销售人员开发新的客户,那么在设立目标的时候,就不能只关注总的销售额,而应该重点考察新客户销售收入占比或者新客户销售收入增长幅度。

最后,把企业的激励导向和员工工作行为建立合理的关联,这也是激励能够产生最终作用的最关键一步。

有位老人养了一群猴子,老人与猴子们商量:“早上给你们三个栗子,晚上给四个,可以不可以?”猴子们纷纷反对。老人又说:“那我们换种方式,早上给四个栗子,晚上给三个,可以吗?”猴子们大喜,纷纷赞成。

朝三暮四的故事使得人们纷纷认为猴子是愚蠢的,但是很少有人思考猴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维,为什么同样的东西换种分配方式就能接受。一些企业在奖励员工的时候投入大量的资源,最后却得不到员工的满意,原因又在哪里?

其实很简单,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对奖励的需求不同,看重的也有所不同。所以经常会发生相同的奖励对一些人不起作用的情况。要想使奖励起到最大的作用,就要区别对待员工的需求,找到每个人不同的关注点,奖励方式要灵活多样。最适合的才是最有效的。其实故事里的猴子不傻,早上的活动量要比晚上大很多,所以栗子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同样是七个栗子,朝四暮三的分配方式就明显要比朝三暮四好许多。

有一个企业为了更好地激励研发员工,决定改变以往发奖金的模式,从原来的一次性项目奖改为三年内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按照计算,一次性奖金为10万元,如果改按年度利润提取,那么他们可以获得20余万元。按理说这样的增长幅度应该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很大,可事实恰恰相反,很多骨干员工对此表示强烈的反对,有的甚至考虑跳槽。企业经过调查发现,在奖金数额和风险面前,员工更倾向于一次性获得固定的奖金,因为这样比较安全,不需要承受市场风险。

企业根据员工自己的实际需要建立可选的奖励包,这比管理者想当然地制定“标准”激励模式要更恰当。

除了奖励什么的问题,还有一个困惑始终让管理者感到头疼:奖惩多少。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伊曼,有一次和他的朋友从以色列首都的一个酒店打的去机场,到达机场后出租车司机要求他支付100元,卡伊曼和他的朋友都认为这简直是漫天要价,不合理。结果司机没有讨价还价,他又把车重新开回了酒店,让他们下车。

“你们重新打车再去吧,看看是不是这个价!”司机愤怒地说。

司机的行为显然是不符合经济理性的,那么是什么让他这样做的呢?

丹尼尔·卡伊曼把心理学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为尤其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行为提出了新的解释:人们最在乎的是他们已经得到的东西,占有的时间越长,失去的痛苦越大。因此,减少100元带给人的损失远远大于增加100元带给人的收益。

我们把这一原理应用到奖惩中,会得出如下的准则:

1.惩罚和奖励并不对等。对一个人的一次惩罚,可能需要多次的奖励才能平衡其产生的后果;

2.奖励如果变成应得,将不再是奖励。

仍然有很多企业在实际操作中违反了上述准则,这种行为大多是不自觉进行的。

有个企业规定,除了岗位固定工资外,根据岗位的不同,员工每月还有1000至5000不等的奖金,当然,这个奖金要根据个人的绩效考核发放。按照管理者的思维,员工每个月都有奖金可以拿,应该热情高涨,但事实却刚好相反,员工纷纷抱怨“每月都要扣我们的钱”。

高薪酬换来了员工的低满意。当奖金变成了应得,奖金就不再成为奖金,员工更关注的是扣了多少钱,而不是多发了多少的“应得”。

得到他们的兴趣

优秀的管理者和员工培训专家在评判一个人的时候,会首先了解清楚这个人的实际特质,以此衡量这个人是否符合企业内部既定的标准。他们会花费很长的时间耐心观察这个人的行动力、决策力和某些行为。原因很简单,每个人身上都具有不同的特质,即使两个特质基本相同的人,当这些特质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独特的个性。

通过观察不同的人的行为和决策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制度可以让企业深入地了解某个人,从而将当事人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他们制定的计划并非着眼于“生产力”(完成更多同类工作的能力),他们更看中的是提升当事人的才能,换句话说,就是让他做更高层次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才能的提升将不断增强当事人的认知能力,更会提高其领导力。

愿意将未来押注在那些极具潜力的领导人才身上,他们一般出于三个理由:

第一,身负压力的人通常不会骄傲自大,他们渴望学习他人,提升自己。

第二,这有助于留住渴望升职的人才,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提供机会,这些人可能另谋高就。

第三,企业经常做出这种安排,未来将吸引更多的人才,因为那些有抱负的人才知道他们不必等太久就能获得发展良机。

了解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行为、信念和才能是一项长久的活动,不能一蹴而就。管理者要坚信花在这上面的时间是值得的。对人才的分析研究应该如同分析商业问题或者潜在的商机,只有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评估各种机会,才会看清究竟。

同样,只有真正了解一个人,才知道如何促进此人的成长和发展。

洞察他们的兴趣,掌握这些人的需求。针对爱好予以满足,比如一些“特色小礼物”。

美国有一位邮递员,他经常给洛克菲勒送报纸,简直像他的专职邮差。突然有一天,他收到了美孚公司一位女士的电话,告诉他总裁有一件礼物要送给他和他即将出世的孩子。他回到家后,发现是一张实用又漂亮的婴儿床。这是他正在计划的事情,洛克菲勒竟对此洞若观火,不得不说,这是收买人心的绝招。

进入别人的心中

如果你无法洞察消费者的兴趣,就永远进驻不了他们的心中。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最重要的不是始终更新壮大各种产品,而是要洞悉消费者的需求,抓住消费者的心。这就像打开一把坚实的大锁,只需要一把细小的钥匙,而非一根粗壮的铁棍。

“消费者兴趣”是消费者对于某件产品,在认识的过程中产生的带有稳定的指向、趋向、偏好,并能持续较长时间的兴趣。

这种兴趣分为情趣与志趣两种:

情趣是情感作用于兴趣的结果,表现为对某种消费对象的喜爱与追求;

志趣是意志作用于兴趣的结果,表现为消费者热衷于创造活动,是一种间接兴趣。

1.兴趣的形成有助于消费者为未来的购买活动做准备,例如对汽车有兴趣的人,可能会为购车做长期的准备工作。

2.兴趣能使消费者易于做出购买决定,促进购买行动。例如喜欢绿茶的消费者无疑缩小了在购买饮品时的选择范围。

3.兴趣可以刺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重复购买或长期使用。

研究发现,人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目光停留时间会变长。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一项报道,现在很多企业都开始针对“消费者兴趣”研究产品的展示与摆放。宝洁、联合利华、PLC以及金佰利(Kimberly-Clark)等企业都开始结合3D模拟软件,来模拟显示产品在货架上的位置,以通过结合“眼球跟踪”技术,来找出产品的最佳摆放位置,以及产品最佳的包装形式等等。

联合利华公司在重新设计Axe沐浴露的瓶身时,就构建了一个3D的模拟环境,让实验者戴上可以追踪眼球运动的眼镜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Axe的瓶身设计由以前的直线改为曲线;品牌的标志由原先无背景改为嵌入到一个带有蓝色背景的X字形中;为了提高可见性,产品描述的字体也变得比原来大了。

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找到消费者的兴趣。不过,消费者的意愿并不能通过常规的调查问卷显示,真正能够反映消费者意愿的,唯有通过他们的实际行为才能够得出。

但是如果等到产品全部研发完成,包装样式以及陈列位置都已经确定,这时才发现消费者对产品不感兴趣,那么这就是一件失败的产品。这就是宝洁、联合利华、PLC和金佰利等公司大规模使用眼球跟踪技术的原因。

相对于嘴巴,人的眼睛不容易说谎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植生性聪明、才华过人。曹操非常喜欢他,于是就想废了大儿子曹丕转立曹植为太子。曹操征求贾翊的意见,贾翊却一声不吭。

曹操就很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说话?”

贾翊说:“我正在想一件事呢!”

曹操问:“你在想什么事呢?”

贾翊答:“我正在想袁绍、刘表废长立幼招致灾祸的事。”

曹操听后哈哈大笑,立刻明白了贾翊的言外之意,于是不再提废曹丕的事了。

在与人沟通时,有时候对于目的不需要直接点破,言外之意反而能更好地表达你的意思。

找准对方的兴趣展开话题,往往能说到对方的心坎上。我提供的与人沟通的诀窍就是:多去谈论让他人最为愉悦的事情。

有一个房地产公司总裁的公关助理,受命去聘请一位特别著名的园林设计师,为公司的一个大型园林项目做设计顾问。但是这位设计师早已退休多年,而且性情孤傲,很少有人能请得动他。

为了能够完成任务,公关助理事先做了详细的调查。这位老设计师平时喜欢作画,公关助理便花了几天时间读了几本中国美术方面的书籍。当他来到老设计师家中时,老设计师最初的态度很冷淡,也不与之攀谈。公关助理发现老设计师的画案上放着一张刚画完的国画,于是便赞叹道:“老先生的这幅丹青,景象新奇,意境宏深,真是好画啊!”老先生被他的赞美之词稍稍地打动了。

接着,公关助理又说:“老先生,您是学清代山水名家石涛的风格吧?”老设计师的谈话兴趣一下子被他激发了,接下来他的态度转变了,话也多了起来。最终,公关助理说服了老设计师,出任其公司的设计顾问。

这表明,你要想走进别人的心里,还要学会投其所好,既要学会使用嘴巴,还得懂得用眼睛去观察。

有一对恋爱的情侣,逐渐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是女孩的父亲因为男孩的家庭情况而断然反对。女孩一气之下要和家庭决裂,但男孩却制止了她,说他有办法改变她顽固的父亲。当知晓了女孩的父亲爱下棋、喝酒后,男孩决定让女孩先对她父亲说另谈了一个男朋友,其他一切都不要提起。

男孩再次去女孩家时,便提了一瓶好酒,而且还专程买了一对精致的小酒杯。女孩的父亲一见男孩如此懂事,便很喜欢。以后男孩每次见女孩的父亲,必定跟他谈论围棋。为了能够弄通围棋,男孩费尽了力气。加上小伙子精明机智,不到几个月,女孩的父亲便觉得这个小伙子很对胃口,于是答应把女儿嫁给他。

要了解一个人,主要是要了解对方的价值取向和兴趣点,如果对方喜欢足球,你却总是滔滔不绝地谈论篮球,那么就会招致对方的厌烦。

如果不了解对方的兴趣点,盲目地进行感情储蓄,在对方看来反而会觉得你另有所图,不怀好意。关心对方的兴趣所在,这体现出你对他的了解和尊重,而这动机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感情财富。

透明的帘子

“利益”就像人的骨架,必不可少,但在骨架的外面却是鲜活的肌肉和血液,再往外还有漂亮的衣服和富有各类表情的五官。骨架不可能让人一眼看到,而在利益的外面,也需要挂上一张帘子。

艾伯特说:“我们不要在涉及交易时表现得像市侩的地主或16世纪的荷兰海盗。涉及任何事情、任何关系,利益都不可能放到桌面上,一分一文地计算和讨价还价。这将让你得到明确的利益,却失去了完美的关系。这将把你摆到放大镜下,让人审视你的血肉和骨架,这是一件非常不妙的事情。”

为自己准备一些美妙的说辞,必要的时候把它们挂在舌头上。即便是收买别人,也可以用一种感谢的形式在你和他之间建立一条“温情”的通道。

你不妨学一学胡佛,那位横跨八位总统的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传奇局长。我们至今仍在议论胡佛留下的伟大价值,以及他为FBI确立的牢固而优秀的传统。我们在他身上学会了聪明地使用金钱、威胁、绑架和多种获取情报的手段——但这远远不够,他告诉我们,人必须学会懂得用理解之心去窃取情报和进行洗脑行为。

在一次培训课上,我对参与者说:“利益的洗脑至少不是百分百的金钱关系,只给予好处或许只能让你得到百分之七十,但事后你可能发现,另外的百分之三十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在“利益的帘子”背后让自己的形象更完美,这是我们培训的主题。

今天,许多商业行为都披上了慈善的外衣。老板们知道必须通过“做好事”的方法让自己的名声更好,变通地给予利益,可获得极完美的社会名声。但是,慈善的帘子可能还有其他的分别:

1.怎样去给予好处?

2.对于名声的评估和态度。

商人总是逐利,强者也在逐利。但是大部分的富人、商人和强者,所作所为并不能让人满意。他们以奢华为显摆,以结交权贵为炫耀,赤裸裸地揭掉帘子,只留下骨架在外面行走。姿态难看,而且让人厌恶。

当然还有一些商人,他们生来一副暴发户的心态,骄横跋扈,横行乡里。这样的人也会去做慈善,却目的过于直接。别说没有帘子,就连外面的血肉,也要一并抛开。在给予别人钱财支援时,会首先提出自己的交易。

在我看来,这样的利益原则是:交易第一,帮助第二。

有一次我到广东去做项目,参加两家私企共同举办的融资公关培训课程。还有多达四十家公司的老板参与,其中有一位刘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于会场附近就是一家学校,他派人在学校门口悄悄地摆了一张桌子,登记那些因为贫困交不起学费的学生名字。把详细的资料登记下来,再派人去做家访,验证无误后,他就每年支持这些学生70%的学费,余下的30%他会采取有偿兼职工作的方式,来让这些学生在暑假时为他打工。

会场内没有人发现他的举动,也没有媒体去采访报道。但我十分感动,因为这才是最高明的慈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恰如细雨润物无声。他不但在金钱方面做出了对于这些学生的支持,而且收获了非常完美的名声,并且这是一种长期的投资。这些受助学生在未来几年的时间内,都会以兼职工作的形式深入地了解他的公司,成为他的品牌宣传者。

已经两年过去了,我忘记了刘先生的具体模样,脑海里只有一个大致的不甚清晰的轮廓。刘先生矮矮的身材,戴一副眼镜,五十多岁。他的相貌十分普通,在与我握手时一脸的笑意,很随意的一个中年人。他的企业具体做什么的,我却没有忘记,那是一家生产电子零件的公司,正好适合学生在假期工作。

去发乎于心地给予,将助你赢取人心。

聪明人知道善待他人并非只是给予帮助这么简单,建立个人的良好影响力,必须以他的自身为圆心,像波浪一样,一圈一圈地由近及远向外扩散。以人之常情而言,离你越近的人和你的关系越密切。也就是说,在利益的分配中,你必须首先考虑自己身边的人。在你的团队中,重要成员,普通成员,下层员工,每个人都在这个利益体系内。

每个人都想以一种合理的方式从你这里得到“好处”,我讲到的“帘子”,就是方式的合理。你不可能看到一名员工,发现他的情绪不对劲,就从钱包里拿出几张钞票:“来,小张,给你的,你别不高兴了。”

如果是这样,他会更不高兴。而且,你的轻薄之举,会为公司蒙上羞名和耻辱。

遗憾的是,我看到了太多这样的老板和部门经理。我在硅谷做考察时,有一位科技公司的主管迈克尔因为处理不好部门的人际关系,就自作主张,从自己的奖金中拿出了一些钱,给部门的员工每人发放了2000美元,却没有充足的、合乎公司名义的理由。人们愉快地接受了这些钱,但在一周后,他就被公司高层解雇,原因是许多员工集体向高层投诉他的工作方法。

迈克尔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他说:“我做错了吗?为何人们不理解我?”

他的错误在于,“善待”和“奖励”如果成为某种功利的工具,结果就会产生强烈的反作用力,与他的出发点背道而驰。

如果你不能聪明地善待身边之人,却频频对外发起一些慈善举动,你的动机也会被怀疑,从而让你失去身边人的支持。我在国内时,发现某公司的老总,经常拿出不菲的金钱捐助山区小学,却不愿意提高自己员工的薪水和福利待遇。他对自己人极其抠门,只在乎自己的公共形象,这让他的员工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却只能获得不高的工资勉强度日,物质上比较拮据,精神上当然也非常痛苦。

结果是,那些山区的小朋友对他热烈欢迎,媒体对他一片颂歌,但他公司的员工却对他却怨声有加。后果之严重,不堪设想。他早晚会丢掉自己的事业,因为他不懂得“利益给予”的本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83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5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417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4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2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54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69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1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6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77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40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12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6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2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14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1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三年来来回回的食堂教室宿舍三点一线,从原来的底楼升到五楼,每天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路上遇到的总归还是那么几个人这三年...
    Zoe的树洞阅读 176评论 0 1
  • 蒹葭essay阅读 183评论 0 0
  • 很多结婚男士肯定都有藏私房钱的经历,藏私房钱简直就是一个与自己妻子斗智斗勇的过程,因为一旦藏的不够隐匿,就会被妻子...
    财气源头在这里阅读 306评论 0 1
  • 蚂蚁肚里孕着老鼠的秘密只有原始人的穴居清晰 风从岩石缝隙刮起冰冷的水流让杂草感到了甜蜜早已熄灭了的火把照耀着墙角和...
    李一十八阅读 260评论 0 0
  • 今天特别高兴,10年了从来没这么快乐过。我估计我今晚一定失眠到天亮。我决定用写一篇文章和看一本书来陪伴我。我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