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期间不准谈恋爱,毕业了就赶紧结婚让他们抱上大孙子大孙女,这是我们所熟知的父母们的常态。要求永远大过你的现实能力,但你能却很清晰的感受到他们对你的真情实意。
我们和父母的期望之间究竟隔了多少距离?
或许可以从我们小学的家长会经理说起。
无论你是成绩优异,在班上表现突出。还是资质平平,在班上混了个中庸。或者干脆就是个多动症加混世魔王,惹的老师家长头痛不已。大都还是对“家长会”这三个字抱有很大的恐惧感的。从最初的担忧,到焦虑,最后无端对这个神秘的仪式生出了许多敬畏。无论自己最近在学校表现的如何,是否受到老师的“提点”,谁也没法确定自己是否在无意之中犯下了什么错误,而对于这些错误是否会被传到家长的耳朵的担忧,就成了我们对于家长会的恐惧心理的源头。
小时候被家长打过吗?八零后一般会很认真的说打过,九零后们则需要好好回忆一下,以确认他们在点头的时候不是冲着某个生活中令他们烦心的事。至于零零后们,估计得盯着手机发好一会呆,然后抬起头问一句:“为什么要打我啊?”
现在,家长们无论在家长会上听到了什么,一般都不会通过刻意对孩子表现出愤怒的情绪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了,这是时代的进步,也因为现在的父母大都是之前挨打的那一代。
孔子说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零零后们为什么依旧会恐惧家长会呢?
九零后们的遭遇或许能够更为直观的解释这个问题。
网络时代,有一种很流行的文化叫“过年回家攻略”,各大秘籍盛传于九零后的圈子,其中有甚者还被奉为了经典,地位犹如抗战年代的摩斯密码。而这些看上去很是神秘的攻略,本质上却是对一个非常简单问题的深刻剖析——如何面对父母长辈(主要是七大姑八大姨们)的关心(查户口)。
“谈恋爱了吗?对方家境怎么样?哦关键还是人品啊,一定要找一个对婚姻负责的,我是过来人我知道。对了还要肯做家务,甭管是男是女,把家务全部丢给另一半的一定是喜欢在外面花天酒地的混蛋。”
“工作单位在哪?薪资待遇还行吧,要觉得不满意你可以跳槽跟我先生(儿子)一起干啊。是吗你是公务员啊,听说现在公务员都不能收油水了,你没收吧,哦没收就好。你记得大姑今天对你说的话啊,将来出息了别忘了大姑,当然最重要的事别忘了你妈......还有你爸。”
你觉得这些已经很难以承受了?很抱歉这还只是基础啊,就像你打游戏的easy模式,只是用来让你熟悉游戏模式的。比旁系亲属的问候更难以承受的,是父母在陪你一起听这些话时投过来的眼神。七大姑八大姨们可能只是为了通过表现出关心你的样子来获取你未来可能提供给他们的便利,或者只是单纯的希望找个话茬子打发时间,性质和嗑瓜子相类似。
但父母不同,他们往往是真的想对你说这些话,但是又怕你觉得他们烦而不好开口。于是,在你的亲戚们很热心的帮他们把这些话说给你听的时候,他们心里其实是很感激那些对你来说有点“多管闲事”的朋友们的。
这种时候最难回头,因为很多人其实都知道自己的父母正在看着自己,他们不怕父母语重心长的把这些话再说一遍,他们怕看到父母说这些话时眼里流露出的遗憾与落寂。我们不知道父母对我们期望的上线在哪里,但至少远不只是他们为了不让我们感到压力而表现出来的那样。
孩子终会长大,当你亲身经理过家长会后,你会发现它的内容和一般的鸡汤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最多就是好一点的鸡汤。老师一般都很善良,极少公开点名某个孩子作为反面教材(公开表扬还是有的),年少时担心的事情,发生的几率比你试卷选择题全部蒙B结果考了满分的可能性还低。但年少的我们无论长到多大,都会害怕面对父母那充满了关切与希望的眼神。
不是觉得他们烦,而是会不自觉的拿现实中的自己和他们眼中的那个自己比较,继而感叹哎呀自己这里没有做好,那里让父母失望了,回头一看自己和父母的期望隔开了整整一个银河的距离,再一看并没有喜鹊来为我们铺桥,那种巨大的落差感是怎样都无法慰藉的,因为它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
父母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时候老去,当我们开始惊呼“呀,你们都有白头发啦!”的时候,他们脸上的笑容里掩饰了多少的沧桑,往往只有等我们到了他们那样的年纪才会明白。
所以,我们和父母的期望之间隔了多少距离,就应该是我们还应该努力多少的距离。
这是一个简单的追击问题,目标的速度可能永远都大于等于我们的速度,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拼尽全力的去减少彼此之间的速度差。总有一天,当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戛然而止时,我们会飞快的追上。
那时,希望我们时怀抱着幸福的眼泪,看到那个父母心目中的我们,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