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清凉,午间的太阳底下,走到微微地冒汗。面前是一座拱桥,跨在水面上,两边是宽大的榕树。两只鸽子般大的鸟,从右边横飞过来,落在了一根横着的粗粗的枝上,相去不超过十厘米。左边的那只在梳理着自己的羽毛,右边的那只在梳理着自己的羽毛。
右边的在期间,啄了两下左边的羽毛;左边的在期间,啄了两下右边的羽毛。看着它们两个并排站立,刚想到了或许是一对。打右边又飞来第三只,落在这个枝上,靠右间隔在一两米之间。正要猜想,这个第三者会向谁靠拢。最左边的那只已经再次横向左飞,
它的身影被浓密的枝叶遮掩,已看不到了。它右边的那只也飞起,不是跟随着它飞走,而是飞上了前上方的树枝,依然在视觉范围内。接着,第三者也飞走了,很像是跟随着头一只而去。这个枝暂时空了,只是空了那么一会。像一个舞台,两只小鸟接续登场。
大鸟看身材,小鸟听鸣唱。没见它们有多大动静,一声起一声和地,从它们在的方向,传来了好听的对唱。仰头看着,直到它们也飞走。先前,走在湖边,晒着太阳,时不时地停下来,盯着右手侧的水边看。最后是一只背是灰的、展开翅膀又是白色的水鸟,
它本来站在水地里,仔细地盯着眼前的水面下。听到了路人的动静,它也往远处紧走慢走地,踱出去两三米,然后又是先前的姿势:站在水地里,仔细地盯着眼前的水面下。水很浅,它走出的那些步子,水都没有没及它的膝盖。水中随着它的脚步起了泥云。
它是在守着它的午餐,水中或会出现的小鱼。再之前,退后不超过一百米,有条鱼,像是小鲫鱼,定在水面下,没有动静,晒着太阳。它的头朝向岸上,才觉到它有点亲人,挽着脱下的上衣的胳膊动了一下,想从左手换到右手,它已经猛地一掉头,游远游深,
没了踪影。再往后退一退,水里有条黑色的小泥鳅,头向后尾朝前,和岸边的小径平行。它先是不动,有那么一小会。然后,往它的左前方游出二三十厘米,它将头钻进了泥巴里,它的周围起了一圈泥云。跨过那座拱桥,沿着湖水往前走,来到一条九曲的廊桥上。
扶着木栏杆,往眼下的水面看去。有一群小小的鱼苗,在游动,数量应当有几百条,它们整体地组合在一起,像一个蚕蛹。不知道它们相互之间是怎样的一个联动,每一只看上去都是在各游各的,最右边的一些在往右游,它们身边的转向右,最左边的转向右。
这些鱼苗还太小,周边也没有出现先前遇到站在水里捕鱼吃的白色大鸟。那,要么是白鹭,要么是白鹭的老表。那,也是站在一条廊桥上,扶着栏杆看到的。一大群的白鹭,站在空阔的水地里或者有着残败荷叶的泥地里,像是聚集在一起玩耍,像是在一起捕鱼。
之前,在那个位置,见到一只黑色的鸟,它走在泥地里,啄食着什么。它的脑门上有红色的顶,它的全身披着黑色的细羽,翅膀的侧下部位以及尾巴的旁侧有雪白的线条。刚好有一位拿着一门炮,专业拍鸟的男士从身边过,指着它,赶紧请教:那只黑鸟,是不是鸳鸯?
那是黑水鸡,这公园没有鸳鸯。听他这么一说,再去察看它,看到它的腿挺高的,看到它的脚爪挺像鸡的,看到它的红顶挺像冠的。鸳鸯,是先前在这个地方遇到一只很像这次遇到的这只黑鸟后,用嘴巴的描述去问另一位时,对方给出的答案。那一次,听到这个答案,
很是一惊,对方说应该还有另一只,那另一只应该是躲起来了,没让人发现。之所以一惊,还在于,遇到这样子的鸟是第一次,起初的时候,有猜它是黑天鹅的,当然是小小黑天鹅。那一次,它走在水里,到了水深一点的地方,它就在水上划着走,姿势很像鹅或者鸭。
这一次,被告知它是一只水鸡,就真得觉着它很像一只鸡。然而,只是在开始的时候,觉到一种惊喜:黑天鹅-鸳鸯-黑水鸡这样一番周折,总算弄明白了一点什么;接下来,觉到一种怀疑:那一次见到的那只,根本就像是鹅或者雁或者鸭,一点也不像这一次的似鸡。
那一次,才见到它,一眼看过去,觉得它非常好看;这一次,才见到它,一眼看过去,觉得它并不怎样好看,虽然有几分欣喜:好些天没见着的小黑鸟,终于又出现了。会不会,那一次见到的与这一次见到的,根本就是两只不同的鸟呢?的确有这可能,低于百分之一,
好像又大于万分之一。其实,这个似有似无的可能,只是自己的心不甘啦。本以为的一只珍贵的黑天鹅,稀奇古怪地沦落为鸳鸯,已经够可以的啦;再变身为一只鸡模鸡样的水鸡,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这一只的小黑鸟,不知从哪里来的,像它这么另类的,还有另一只。
那一只比那些白鹭显得个头要大要强壮,背上披着深一处浅一处的毛,猜它要么是这群白鹭的族长,它要么是一只鹤属的鸟。还是那些白鹭,或者白鹭的老表们,最规正啦:结成一群,在一起玩耍,在一起捕鱼,是湖里的水面在这些天降下去许多,才显现出这般景象的。
飞的鸟,结成一群,结成一对,大都,即便是特立独行者,也混迹于其间。游的鱼,结成一群,结成一对,大都,即便是特立独行者,也混迹于其间。人也是这样,结成一群,结成一对,大都,即便是特立独行者,也混迹于其间。每一个都处在于,与别个的呼应之中。
-----------------------------------------------------------------
作者:周惠来,完成于2019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