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门口,刚要开门,总感觉有什么不对劲,扭头一看,自行车不见了。当时内心咯噔了一下,似乎有点没缓过神来。脑子在努力的回忆着,是放在公司还是放在一楼大厅没推回来呢?虽然最近记忆一直不是很好,总是容易忘记一些事情,但是这两个可能性在我仅有的一些记忆里面却始终无法搜索到。我明白,应该是丢了。
我似乎很难形容当时的心情,有点生气,但并没有到出口就要骂人的地步,应该说是比较平静。我一直在自问,为什么我会是这样一种平静的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照理来说我本应该破口大骂,然后有点痛心疾首,并慌忙的到处去寻找才对。这辆自行车跟了我3年,我们一块到过长沙很多地方,特别是河西这一块,基本上都留下了自行车轮胎的印记。我们本应该很有感情,但我似乎却并没有怎么难过。
进屋换了一身衣服,然后出去跑步。经常喜欢戴着耳机一边听音乐一边跑步,可恶的是耳机不是运动型的,经常会容易掉。而且买过几回运动耳机,但都带着不合适,久了耳朵还会痛。后来干脆只带钥匙出门,把一切多余的东西都仍家里面,这样似乎更洒脱一点。
以前自行车是放家里面的,后来因为家里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也就放门口,就这样过了一年多,都很安全,我也就不太在意。并且想着现在共享单车随处可见,大家也没必要去买自行车,那么自行车二手市场估计也没有什么生意了。这样也就没有什么人会愿意打我自行车的主义了。看来想法还是天真了一些,这就跟自己内心里面对于共享单车的看法一样,虽然共享单车方便,但是我依旧愿意骑自己的自行车。我喜欢它的多级变速,喜欢它精准的刹车,说到最后,其实就是喜欢骑自己自行车的感觉。其实许巍的那首《像风一样自由》最能体会那种感觉。其实一年大部分时间,我骑车比开车的时间更多,因为我很讨厌那种独在路上半天动弹不得,并且转一圈又找不到停车位的郁闷,骑车会让我真的很自由。
这一圈下来,跑跑走走,居然只花了半个小时,7公里的环湖还算不错。回到家里,对于丢自行车这个事实我倒是不那么在意,我更在意的是我的心理感受。我为什么就不难过,甚至也没有太多的情绪变化。找找电脑和手机里面,居然连它的一张照片都没有,这太不应该了。为什么我会这样?是我钱多不在意?这个前提似乎现在还不成立,毕竟现在还是大负翁,重新买辆也要好几千,还是有些心痛的。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显然也不成立,因为我知道我并没有想要换一辆的冲动,虽然觉得山地自行车可能对比公路自行车来说没那么简洁帅气,但在遇见障碍的时候,山地自行车的弹跳能力就显示出来了,而且我也很喜欢现在的自行车。难道是我对这一切已经麻木了,已经感到无所谓或者不关心了?这是我最害怕的结果。读了《未来简史》赫拉利似乎在告诉我们,未来人类最核心的竞争力不是知识,而是你对这个世界的感知能力。我也一直都在告诉自己,要做减法,抛开很多无用的东西,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感知人和事,去丰富自己的感知能力。但对于自行车丢失后我内心的变化我感到有些无解。它并不是我要舍弃的东西,并且对于我来说比较重要。我始终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难道是因为其他事情对自己造成了影响,以至于对于身边人和事的感知能力都变得麻木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可不是好兆头,一个缺乏感知这个世界能力的人,是没有意义的人,而我似乎从来没有打算要成为这样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