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国著名音乐家华尔,在一次散步中,遇到一位可爱的小女孩,交流得知小女孩的父母不同意她学自己喜欢的特长,便赌气跑出家来。于是华尔站起来说:“回去告诉你父母,今天和你谈话的是德国音乐家华尔!”
谁知小女孩也对他说:“回去也告诉你父母,今天和你谈话的是小女孩××!"这件事让华尔十分震撼,他自言自语的说:"今天是我错了,是我不懂得尊重他人,以后我还要更加学会自谦啊!"
尊重来自于双方,不因你的地位高、财富多、人脉广而获得尊重,身为职场人士对此深有体会。那么年长,是否就能获得理所应当的尊重呢?一个不懂得尊重为何物的人,即使年纪一大把,也未必获此殊荣。
2
上个月,参加行动营活动,认识不少90后的新生力量,他们思想新锐、行动力强,对人对事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在一次讨论“年纪是否具有优势”的活动中,一位90后的小伙伴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我看来,年纪就是数字,代表不了什么!”乍一听,让人不免觉得有些狂妄自大,然而仔细思考,确有几分道理。
中国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年长就代表一种资历。这种思想放在封建王朝,确实为统治秩序的确立做出了不朽功勋。但是,在物质文化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渴望被尊重、被认可、被平等对待的心理需求愈加迫切。
年轻者不再以年长者马首是瞻,而是不断突破年龄的界限,从思想、见识、学识、能力等方面对年长者进行围追堵截,甚至超越。年轻人更加尊重有能力、有风度、有魄力的人,而非老人。他们空前享受超越物质、超越年龄、超越性别,不再专属年长者的荣誉。
年轻人以怀疑的态度检视着年长者的观点,考证着年长者的经验之谈,他们不再循规蹈矩,俯首帖耳,他们不认为年纪就是资历,反而相信尊重来自于行为。
3
前不久,网络流传的“经济学家”仲大金被指在北京地铁对女孩“蹭胸”的事件一时间引起轰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尊老。然而,随着阅历的丰富,对世界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发现传统美德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告诉我们对老人尊重的是什么?难道蹭胸的为老不尊者也依然被尊重?
记得我还是准妈妈的时候,有一天,挺着大肚子逛街,迎面走来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眼见要撞上,我下意识地躲开,他竟然径直朝我走来抓了一下我的手,然后继续朝前走。我忍不住破口大骂,休管个人修养个人形象。
社会上很多老人根本不知道怎样做老人,更不知道在一个老龄化的社会,该如何安排自己的行为。生命中的每一段都有每一段的边界,年轻时候不可以做的,老了以后同样不可以做。他们举着尊老敬老的旗幡,却不知道,任何尊重都是双向的,年龄、胡子可能是一种足以自傲的资历,但却并不必然意味着可以收获尊重。
4
还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车上,看见一位五十岁上下的中老年人上了车,她一阵吆喝:怎么没人给我让座,看不见老人吗?她打扮挺讲究,车上没人搭理她。随后又上来一位老太太,头发全白,但是精气神很好。我立即起身让了座,刚吆喝的那为女士一屁股坐在我的座位上,老太太看着我笑了笑。我当即气不打一处来,让坐我位置的女人起来,请那位并不倚老卖老的老太太坐下。
说来,五十岁的年纪与我相较,算是老人,吃过的盐比我走过的路还多,但是,一个人年纪大,经历多,并不代表境界高。我们应该尊重长者吗?在我们的文化中,尊重是应该的,但是尊重什么呢?年纪?
如果尊重年纪,那么人人都会不费吹灰之力地就能获得一把岁数,“德高望重”得改为“年高望重”。
尊老,本身就是个很奇葩的概念。我尊重你,是因为你值得尊重,不是因为你的年纪。每个人,等他老了,都会成为老人或者长辈。但是,岁数大可以成为老人,却不一定成为受人尊重的长辈。“尊老”,不是盲目敬畏的理由。
阿米尔· 汗在《真实访谈》上说道:我们应该尊敬的是他们的行为,而不是年龄。否则,坏人变老了,岂不应该得到尊敬?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正确,那么不管他多大岁数,都不能尊敬他,反而要去指责他。
记住,尊重永远只给值得尊重的人,与年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