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这三家公司,在PC互联网时代确定了自己在搜索、社交和电商领域的统治地位。然后,这种优势又顺延到了移动互联网上。尤其是腾讯,拥有了像微信和手机QQ这样的超级App。
在PC互联网时代,三家公司也曾试图去侵蚀对方的领地。不过都没能成功。移动互联网浪潮打过来,中国互联网洗了一次牌。虽然领先的仍然是三巨头,但百度至少在市值上已经落后一大截。传统的搜索业务被像微信微博内搜索、以及腾讯投资的搜狗蚕食;一度寄予厚望的O2O又不如美团点评和饿了么这样的新秀;互联网金融做得远不如阿里系的蚂蚁金服;内容分发领域面对像今日头条这样的新贵的冲击。
腾讯和阿里巴巴则在多个领域出现密集的交火。最激烈的,一是当年阿里巴巴试图在移动端冲击腾讯一直处于垄断地位的社交和即时通讯,但是以失败告终;二是阿里巴巴和腾讯各自支持了O2O领域新崛起的小巨头,比如当年的滴滴和快的,今天的美团点评和饿了么,基本处于平手状态;三是在移动支付领域,微信支付借助微信的社交场景逆袭支付宝,2016年年底,马化腾宣布微信支付线下超过支付宝。
现在,在不同场合,李彦宏大声宣布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过去,接下来是人工智能时代;马化腾把腾讯定位为连接一切的连接器,除此之外,腾讯还做内容,游戏是腾讯最大的现金奶牛;马云把阿里巴巴定义为一家数据公司,当然,电子商务仍然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根据地和基本盘。
基于牌面上的情况,三巨头表现出来的对未来的判断,自然就会不同。在数博会上,三巨头的发言已经露出端倪。
马云说:“数据将成为主要的能源,如果离开了数据,任何组织的创新都基本上是空壳”;“大数据让市场变得更加聪明”;“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出现,我们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将进行重新定义”。
李彦宏的观点是:“数据不是根本。数据有点像新时代的能源,像燃料,而推动时代进步的还是技术、是创新,不是这些资源”
马化腾说:“我大胆点评一下,李彦宏谈的是从0到1,需要由创新技术驱动;马云讲的是从1到N,这个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数据驱动。他们谈的是不同阶段。”
不过,马化腾说,更重要的一个要素是“场景”,或者说“战场”、“市场”,“这是最关键的。有了应用场景,有了市场,数据自然会产生,也会驱动技术发展,人才也会随之而来。从不可复制性的角度来说,计算能力和大数据都是可复制的,但是市场和人才是不可复制的。”
马化腾说:“就好像今天BAT三家分别在社交、电商和搜索有各自的主战场和场景;滴滴、摩拜有交通出行的场景;微信、支付宝有支付场景;有了这样的战场,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就可以借助新技术,从而把握先机,否则的话,你空有技术、空有数据是远远不够的,你提供给谁?通过什么渠道给用户呢?所以最关键的还是场景。”
三巨头中,谁的场景最丰富?当然是腾讯。腾讯的连接器定位,让它可以融入一切场景。相比之下,阿里巴巴最丰富的场景仍然是电商。百度的搜索场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就已经被蚕食很多。
三巨头公开表述的不同,背后当然有他们对未来的判断,但也有他们从自身业务出发的考虑。在移动互联网那次洗牌中被落下一大截的李彦宏,当然希望人工智能这一次洗牌快速来临,让百度有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而且,虽然百度在数据的丰富程度上不如腾讯和阿里,但百度素来以技术著称,李彦宏当然会更推崇技术和算法。
得益于马云的远见,阿里云已经是中国领先的云服务公司。马云提DT时代(数据时代)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阿里巴巴在数据上也在不断累积自己的优势。阿里巴巴在云和数据上有优势,但云和数据都是后台基础设施;前台的“端”,却被腾讯掌控着。
腾讯手握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超级连接器微信,腾讯的2017年第一季财报显示,微信月活用户已达9.38亿。互联网圈有一种说法,微信就是移动互联网。能够连接一切的腾讯,自然场景最丰富。
所以,李彦宏喜欢谈技术、算法和人工智能;马云喜欢谈云和大数据;马化腾强调连接与场景。这又是一次大洗牌。即使是今天的BAT,在看向未来时,也未免要捏一把汗。
-----TSF速学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