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出版《霍乱时期的爱情》。2014年4月17日在墨西哥病逝。
以上这一小段文字是《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封面上对作者的简短介绍。而我对于这位伟大作家的了解渠道也仅限于从他的著作当中。当我们提起马尔克斯,似乎就不能绕开他的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百年孤独》,而作为他作品的另一个代表作《霍乱时期的爱情》同样也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这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虽说出自马尔克斯之手,但在我读之前并没有和以往所读过的他的作品风格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潜意识当中,总以为爱情故事嘛,通俗易懂。买书的时候,在网页介绍上也看到,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也没有想到它会是艰深难懂的。
然而,读着读着却发现原来马尔克斯的每一部书都是很难攻破的。或者说是,起初完全被书中类似于《百年孤独》中庞杂混乱的物事搞糊涂了。
或许这就是伟大作品之所以伟大之所在吧,我作如此想。当我们读不懂这些作品时,我们的认知、感受和判断能力还需要跟随作品获得提升。
于是,我先去找来关于此书的一些解读性介绍,细细研究一番,然后,重新打开这部史诗性的爱情故事。
故事开端
小说开始于乌尔比诺医生,然而这段主线爱情故事却没有他什么事。当然,也可以说,虽然他不是爱情的主人公,但这段爱情也因了他的成全。他前去检查一位自杀朋友的遗体,回到家中发现自己心爱的鹦鹉正停在院子内一株芒果树顶,在他试图抓住它的时候,却是迎向了自己的死亡。那时他已达七十六岁高龄。
也正因为医生的死,和他七十二岁的妻子从年轻就有过炽热情书往来的弗洛伦蒂诺才得以向自己苦等了多半辈子的情人表白心迹。是的,佛罗伦蒂诺的确是一直都在等着医生的离世,然后自己方才可以和年轻时期的情人共度余生。
然而出乎他的预料,费尔明娜拒绝了他,因为她被他在葬礼上的唐突所吓退。虽然年轻时候她曾经决定和他结婚,甚至还产生过私奔的念头。
其实,远在很久以前他们分手的时候,费尔明娜就曾“惊慌地自问,怎么会如此残酷地让那样一个幻影在自己的心间占据了那么长时间”,并对他说“忘了吧”。之后嫁给了医生。而弗洛伦蒂诺则珍守着对她的渴望,并且决心为她保持忠贞直到他们最终能够走到一起。
但是,他在苦等医生离世的漫长路途当中并没有闲着,他不停的变换着情人,各种各样的情人。连他自己都认为是在用放纵的生活来排遣分离的空虚。
书中爱情
这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便从这里开始了间或插叙、倒叙、顺叙的长篇讲述。讲得我是即惊讶又迷迷糊糊的。
但无论如何,我从书中感受到了马尔克斯呈现出来的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
到这里,我不得不推翻自己先前的爱情观。我们都自然而然的认为只有忠贞不渝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最起码也最伟大的爱情。然而,当我们试着去剖析书中弗洛伦蒂诺所经历的种种“爱情”时,不禁为着马尔克斯将众多爱情模式集于一身的独特创意。
我想,如果作者将这纷纷杂杂的爱情故事演绎到不同性情的人身上,我们自然会比较容易接受。但这却是我们在日常的小文字、小故事中最习以为常的情节,以至看到开头便可以预见结尾。而当它们有驳常理般鱼龙混杂地惊现于一身时,在一般世俗传统的观念影响下的我们会被搞晕,甚至怀疑起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来。
这也就是,在一部看似违反常规实则伟大的作品中,不同的人能从中体悟出不同的东西。
书中,除了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爱情主线之外,作者恨不得将世间的一切爱情一网打尽,虽然,很多爱情在书中都是一笔带过。包括阿里萨许许多多的朝露之情,出现在作品中的每个人物似乎都被作者系上了“爱情”的红线。
有评论家精辟地说:它堪称一部充满啼哭、叹息、渴望、挫折、不幸、欢乐和极度兴奋的爱情教科书。
阿里萨和乌尔比诺医生所代表的是两种有很大差距的爱情。前者是激情的也可以说是带有幻想形质的,后者则是理智的也或者说是带有世俗性质的。两者之间,马尔克斯并未有多少倾斜。和书中涵盖的世间千千万的爱情一样,都是平等又顺应人性的。
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琐屑与高尚、变幻与永恒、平淡与传奇、肉欲与灵欲、理智与激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我们难以给“爱情”以明确的定义以及种类之划分。这是爱情的魔力,也是小说的伟大之处。
故事最后,在一次船上的旅行中,年迈的一对发现自己重坠爱河。费尔明娜担心这幢事情可能引起丑闻,于是船长升起了一面代表霍乱流行的黄旗,护送着这自我放逐但永远不分离的爱情。
他们以爱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形式。
霍乱
故事所创作的时代背景是加勒比海城市的世俗风貌——危及哥伦比亚的三大灾难:战争、霍乱、人为的破坏。战争和霍乱威胁着拉美人民的生命,而人为的破坏则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在故事当中,马尔克斯赋予霍乱一种象征意味——爱情。因为霍乱能致人死命,也能让人懂得生之珍贵,激发出更加顽强的生命力。而对于小说的男主人公阿里萨来说,霍乱与爱情的作用相近。
马尔克斯用令人恐惧的霍乱隐射爱情,似乎告知人们爱情虽然甜美,但它折磨起人来,会让你生不如死。但是,不经过如此的生死考验,也无法得到真正的爱情。
《霍乱时期的爱情》经典摘录
任何年龄的爱情都是合情合理的。
心灵的爱情在腰部以上,肉体的爱情在腰部往下。
而她从来没有想过,好奇心也是爱情的种种伪装之一。
比起婚姻的巨大灾难,日常的琐碎烦恼更加难以躲避。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存在洁白无瑕的友谊是不可思议的。
当一个女人说“不”的时候,是在等待别人再坚持,然后才作最后的决定。
他只要看到那个女孩就感到心满意足了。渐渐地,他把她理想化了,把一些不可能的美德和想象出来的情感都安在她的身上。
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些东西一旦相加,或许看似爱情,也几乎等于爱情。但他们终究不是爱情。
任何年龄阶段的女人都有她在那个年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无法复刻的美。她因年龄而减损的,又因性格弥补回来,更因勤劳赢得了更多。
他还太年轻,尚不知道回忆会抹去坏的,夸大好的,也正是由于这种玄妙,我们才得以承担过去的重负。
当一个女人决定和一个男人睡觉时,就没有她越不过去的围墙,没有她推不倒的堡垒,也没有她抛不下的道德顾虑,事实上没有能管得住她的上帝。谨慎做这样的决定。
爱情应该是一场霍乱,很多人因此而死去,很多人因此而受伤,还有很多人携带者病毒疯疯傻傻地苟延残喘,却永远无法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