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传来婴儿的啼哭,蓦地,我想起了《四世同堂》里程长顺刚刚出生的儿子的啼哭。昨晚369听书里,听到的环节。
老舍这部小说写得非常成功,真不愧为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配上艾宝良先生的精彩演讲更是锦上添花,值得一听。
同样是婴儿的啼哭,两个孩子一出生的命运却是截然不同的。可以说这不只是两个孩子的命运,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走势。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是未来,如何教育孩子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前途。
冠家的教育是罪恶
《四世同堂》里教育最失败的代表是冠家,可以说他们家就没有教育。他们卖辱求荣,没有国格,没有人格,是活着的行尸走肉。战争年代,他们是汉奸,是卖国贼,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凶狠毒辣,欺压良善。和平年代,他们就会违法犯罪,贪污腐败。孩子降生在这样的家庭是万分不幸的,他们得不到做人的应有的教育。他们的父母不但不教他们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且孩子还会耳濡目染上父母的坏作风,坏习气,从而发展成一个危害社会的人。就象美丽的招弟。
但是老舍先生在悲苦中也给了我们希望。这样家庭的孩子也可以自我救赎,就象高第。出污泥而不染,在那么恶劣的环境里还努力地挣拖出来,并努力地开出花来。这是她自身高洁,不屈不挠的结果,是非常可歌哥泣的。她自身向善,所以她就看得见抗日救国,看得见仲石、钱伯伯。
老舍先生给我们的希望还有,在学校里,使瑞宣高兴的是,有一两个汉奸家庭的子弟,观点和他们的父亲的截然不同。不管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既然还存在着罪恶,那就让整个社会联合起来,严惩那些冥顽不化的,并把那些善良的,美好的种子保护起来,培养起来,让他们茁壮成长。
瑞丰的错误归因于家庭
瑞丰很可恨,但是这里我不想说他的可恨,我要起诉他的家庭。他的沦落当然是因为自己品行不端,好吃懒作,不明事非,但我不客气地说,让这个人最终走上不归路的还是他的家人的不作为。当他娶了一个不着调的媳妇,当他和媳妇在家白吃白喝,看电影,不劳动,当他和冠晓荷拉关系,套近乎时,等等,我不一一列举。可以说瑞丰的所做所为都是极不对的,可是作为他家里的人哪一位又及时站出来严厉制止他,纠正他的错误了呢?爸爸天佑很少在家,即使在家,他也只是把钱拿回来,家里的事说的少;妈妈常年病病歪歪的,更多的是叹息;瑞宣是孙子当中的老大,虽是当家,可他的性格决定了对老二只是肯怒不肯言;祁老爷子那是隔辈亲,只要能保住他的四世同堂,就乐呵着;韵梅、瑞全更没法管,一个是外姓人,一个是弟弟。
小说的时间节点是从瑞丰已是成年人写起的,可以想见,在瑞丰小时候肯定也做了很多不对的事。瑞丰就象一棵被虫蛀了的,长歪了的树。如果从他小时候第一次犯错误开始,就有人及时指出来,晓之以理,消灭虫子,把他扶正,严厉地教训,甚至痛打一顿,而不是眼见着他一步步滑下错误的深渊。如果事情能这样,瑞丰的结局预期应该也是好的,最起码他不敢这么肆无忌惮地为非作歹。我们无意诋毁他的家庭中那些善良的人,但的确是因为家庭的纵容,酿成了他的悲剧。
现今社会也不乏这样的家庭。明知道手机、游戏不好,可有些父母还是从小给孩子塞个手机,不加管束,还说孩子也得多少接触一些,要不和这个社会脱节了。等到孩子上小学,初中,高中了,玩游戏上瘾,管不住,严重影响了学习,他们着了急,但却不从自身找毛病,反倒冲着孩子大喊,“你怎么这么没出息?”
有些家长,就是分不清什么是真正对孩子好,什么是溺爱。孩子想怎样都依着,顺从着,也不管孩子做得对不对。有一个名星家长,孩子要纹身,她说:“纹吧,只要你以后不后悔。”以后后悔,纹在身上的印迹还能清洗掉吗?即使能清洗掉,那纹在心灵的刻痕呢?孩子小,辩别事非的能力差,做父母的要负起应有的责任,能生不能教会使多少无辜的孩子受害呀?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把正确的光亮照射到孩子身上,指引他们的路走得更正确,更稳,更好。
韵梅是一个好妈妈
《四世同堂》中韵梅是一个很值得称颂的人。她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勤劳,善良,孝顺,勇敢,明事理,识大体。对孩子的教育竭尽所能。平日里,她不是护犊子的妇人,当小顺儿与别家孩子开火的时候,她多半是把顺儿扯回家来,绝不把过错安在别人家孩子的头上。但有一天当小顺儿被日本小孩骑在身上时,她登时火了。小说里是这样描述的,假若没有日本人的攻陷北平,她也许还不这么生气,而会大大方方地说:孩子总是孩子,日本孩子当然也会淘气的。现在她却以为日本人灭了北平,所以日本孩子才敢这么欺侮人。她不甘心老老实实把小孩扯回来。她跑过去,伸手把日本小“骑士”的脖领抓住,一抡,抡出去,骑士跌在了地上。她又骂小顺儿:“你没长着手吗?不会打他们吗?你个脓包!”真是大快人心。这样的妈妈教育的孩子即使在国破家亡的时候也绝对差不到哪。
韵梅是生长在那个倍受压迫的年代尚且能如此,我们生长在强大,富足的现在,相信会比她做得更好。只要我们肯学习,从书本上,网上,电视上,就会学到很多育儿的好方法,好经验。但是无论怎样教育孩子,我想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还是要让孩子懂得一个大前提,我们要爱国,要保家卫国。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能永远不屈辱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还要教育孩子必须具有优良的品德,先成人,后成才。我们可喜地看到,现在中国已经有很多很多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在他们的精心教导下,一批批优秀的,各有所长的孩子,已经或者即将成为祖国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