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我在游泳池陪孩子游泳,耳边此起彼伏的都是孩子们打水的声音。
最快乐的时光是训练前。哥哥很喜欢游泳,他提前30分钟就到达游泳池。他在岸边发发呆,在泳池里悠闲悠闲地打腿。慢慢的,他的伙伴们陆续都来了。伙伴们来了后,他们先坐在浮板上、在池边陆上打腿1000次,打完腿后他们就陆续下水开始练习。这时,教练还未介入,这时他们一边练着老师要求的指定动作,一边也会抽着空玩耍着。比如,把各自的浮板抛得高高的,然后一跃而下跳水去捞浮板。他们开心得哈哈大笑。这个月,孩子马上是七岁十个月。他在短池里的成绩是:50米自由泳50秒,50米蛙泳是58秒。今天,我也和他一起制定了学习计划:1)我会和他在这学期一起提升的能力是语文、英语的阅读和朗读能力。2)他给自己制定的计划是:语文班级前5名;2)数学100分(前3名);3)英语100分(前3名)。我们说,我们得把目标制定得再难一点点,要给自己冲击难一点事情的要求。
今天是听趁早拖延症课程的第7天,讲到深度戒屏。先前的要求是:记录在早起、吃饭和睡前的手机使用时间。我在早起、吃饭这两个时间段几乎不用。我手机使用失控往往发生在:工作时没有明确目标和计划时,睡前。这对应的往往是:在推进工作时的畏难情绪,以及睡前想要获得放松和快乐的体验。其实呢,还是要反复告诉自己的是:手机不过是交流或者工作工具,它不真实地解决工作问题或者是情绪问题,它创造的是一种假象。因此,工作上还是要更有计划以及工作清单;睡前则是创造一些自己非常喜欢的快乐和放松体验。这样想去,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每天晚上、孩子们睡后去,我都会和老公一起下楼散步,在那段时间里我手机使用得也少。回顾过去的一年,睡不好以及睡不够,是我最大的困难。以前,我们是无论如何都要早起运动,会导致出现睡不够的情况。但去年开始睡不好成为持续影响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的主因。我想了想,原因有三:一是,工作上的焦虑感。二是,由于工作焦虑导致会在睡前玩手机(试图)获得快乐。三是,老公迟归。所以,来来回回说来说去,目前影响我状态最核心的事是:1)我的工作是否如期推进?2)我在工作中是否用尽100%的力气,让我觉得安心和如释重负?我对工作的感知有两方面:一是,客观上,我的工作完成度。二是,主观上,我是否真的用心工作。实话实说,如果我在摸鱼,我同样会给自己负面评价。
这样分析来看,在有意识的当下,我都需要停下来再问问自己:1)当下,是否在我自己预设的轨道上?2)如果我在使用手机,我是不是在娱乐?3)我可以回到工作中吗,即使是细碎的工作也值得推进。
今天,我在哥哥上写字课的时候做了工作、在哥哥游泳的时候写了周更,在哥哥睡午觉时去游泳,晚上带哥哥学习,孩子们睡着后我和老公一起商量定好了国庆旅行的机票。不小不大的事儿,都在小小的时间缝隙里冒出来。
不断做事与自信之间互相加强,不断做事就不断增加自信,越自信也就越有勇气承担各种事情。及时做事与沟通的底气之间互相加强,越是能够尽早尽力完成工作,才越有底气去沟通,做好了沟通才能不断把事情尽快推进下去。情绪并不是空中的东西,心里与手上总在反复互相加强,强者愈强。
五分钟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