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收到教材
今天是2024年4月22日。
在4月16日,仅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做出果断选择,报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课程,到今天已经6天了,这6天没有任何学习上的行动,在等教材。翻看教材之后的感觉是,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这个课程。
交费成功之后,小鹅通平台已经给开了课程,因为自己的眼睛不适合长时间盯着屏幕,再者说只听视频课不看书,自己觉得不适应,就想在收到教材之后做一个系统的学习计划,再正式开始学习。
快递短信是4月20日下午收到的,晚上去拿的时候,快递处关门了。21日晚上出去散步的时候才拿到手,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里感觉有二斤重左右。
散步回到家已经晚上8点多了,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迫不及待地翻看了这本书的目录。
目录共十页,从家庭教育指导师必修理论知识到实操技能,涵盖的知识面很广,学业教育、品德培养、生存能力、健康心理、行为习惯、生涯规划、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理财。
看过目录,心里很是惊喜,真的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假如回到20多年前,在孩子小的时候,我能够得到这本书,那该是何等幸运,对于我自身,对于孩子成长该有多么大的影响。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一定机缘的,一本书该在生命中何时出现,那也是与自己有机缘的。若这本书在20多年前到我的手里,可能那时候的我不会把这本书当成宝贝。
书与人的关系就像人与人的关系,许多人在自己的生命中出现,那是注定的时间,没有早一分没有晚一分,恰恰在那一刻出现了。你是什么样的人便会遇到什么样的人,是因为冥冥之中的一份机缘,更是人的磁场性质的因果。
我需要这本书,是因为我在亲子关系方面出现了问题,我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我才与这本书与这个课程有了相遇的机会。
一切果都是想法决定的,当思想上有了这个认识,才可能产生行为上的跟进,假如回到20多年前,那时候的自己可能对这本书不屑一顾。
看到这本书,心里还有一个想法,假如这本书能在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之前送到准母亲的手中,那将是孩子几世修来的福分,也是一个母亲的福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些事情总是在经历之后才会有深刻的感悟。每一个身为母亲的人都期待孩子能够变得优秀,殊不知,优秀的孩子是由优秀的家长培养出来的,那个培养不仅仅是教育,更是身心的引领。
任何事物都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孩子的成长同样也有规律可循。虽然每一个孩子千差万别,但是他们的秉性都是相同的。他们是生命个体,有着生命个体共同的特征。一位家长,只有了解孩子,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面对孩子和自己。
现在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太强烈,再加上缺乏耐心,让孩子无所适从,最终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怀着迫切的心情,大致翻看了一下书的内容,我觉得,无论哪一个章节的内容,都值得认真学习,很庆幸也很感谢,庆幸自己报了这个班,感谢我对李老师的相信换来了这宝贵的能量资源。
反复抚摸着这本书,书名是《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培训指定内部教材》, A4纸印刷,字体清晰,厚度将近两公分,封面是淡蓝色和淡绿色组成,蓝色部分是一本厚厚的打开的书,上面是一位微笑的妈妈怀抱着一本书,正伸手指向光芒四射的远方。
封面寓意,就是在告诉我,这是一本能够给人带来光明和喜悦的书。
我坚信,通过这本书的实实在在的学习,我会让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更合理的方法和经验,也一定会把这些知识变成光亮,送给更多的人。
早晨,念念不忘这本书,把书放进包里,决定从今天,开启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课程学习,不为拿证,只为学到知识,改变自我,造福家庭,惠及有缘人,幸福更多人。
事事有计划。看着厚厚的一本书,心里并没有发怵,也没有觉得学习这本资料有什么困难。书的厚度告诉我,这是一本宝藏书,深挖,能够挖到宝贝。
书一共386页,光是目录就占了10页,学习不能按页数计划,因为内容不一样,页数也不相同。
开课的时候咨询过老师,老师说必须把必修的120节视频课完成,教材只是辅助学习的。
我明白,只有完成120个课时的学习才有资格参加考试。一年有4次考试机会,3月6月9月12月,我一共有三年的考试期限。我不着急考试拿证,不准备参加最近的6月份的考试,我想扎扎实实的把内容学完,用没有完结考试来倒逼自己学习。
计划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教材上,在教材上学完一部分内容后,再去听视频课,这样,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因为目前在上班,时间不能完全由自己做主,所以学习不能严格按照时间规划每一天的进度,只能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每天抽出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学习。
学习的方式:先看教材内容,看一个部分内容,再去小鹅通听相关章节的视频课,巩固看到的知识,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主要目的,不为课时而学,只为内容而学。
学一个部分的内容,一定要跟着一个学习感悟,只有把学的内容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输出,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才是真正的学习。就像费曼学习法里要求的那样,教才能更好地促进学。输出就是为了强化自己学到的知识。
今天做好了计划,期待着明天的内容!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每一天,让自己都有成长和收获,不虚度时间,不浪费生命,改变,一定会再坚持中发生。
学习成长,是余生不变的方向!学习改变,是余生持续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