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和信念
综述:民主党和共和党
20世纪80年代末,大多数民主党人认为:在共和党总统里根的任期内,通货膨胀加剧了。而事实上通货膨胀降低了。
2010年,大多数共和党人认为:在奥巴马的任期内,税负增加了。事实上多数美国人的税负减少了。
调查显示,31%的共和党人和11%的民主党人认为奥巴马总统是穆斯林。实际上他不是。
在奥巴马总统的出生证明公布之前,43%的共和党人和9%的民主党人认为他并非在美国出生。
--《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人民邮电出版社,P77
因党派不同,对同一件事的认知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不仅仅在美国的政治中存在,在全世界的政治中都存在,这不仅仅是在政治中存在,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大量的类似现象。
在人们之间发生争论时,因为立场与价值观不同,看同一问题的角度不同,争论的双方都认为自己掌握的是真理,而对方说的是错误的。
真理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从客观上来说,是符合现实情况的看法,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看法与现实存在相一致;从主观上来说,是指一个人的看法符合他所感知到的情况。
客观上的真理受制于人类的认知水平。历史上人类曾认为地球是平的,向哪个方向出发最后只能原路返回,人们不能环游世界。人们曾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围绕着地球运动,甚至烧死了坚持“日心说”的布鲁诺。第一单元提到过,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认为不能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于是运动员们也就不断的证明这个是真理,直到班尼斯特打破这个观念。应该说,客观的真理不断演进、迭代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向前探索、发展的过程。
主观上的真理是人们在争论时所说的“真理”,这个“真理”只符合人们自己感知的情况,是自己认为的事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真理”的“大口袋”里面都有各种“真理”,我们根据自己的愿意,挑选出与我们的价值观、感知一致的“真理”出来,并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些是“真正的真理”。
如对于“该不该化妆”这个问题,支持的人认为:化妆是对他人的尊重,或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支持的人认为:天然的才是最美的,或者用来买化妆品的钱买些啥都好。
图表2-3是一些看起来对立的观点,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观点,甚至同一个人也会在不同的环境下选择不同的观点:
这些观点看起来都有道理,是“对”还是“错”取决于人们在当时情境下的选择。很多情况下,本无“对”与“错”之分,只是人们自己刻意地加以区分,以此来强调自己掌握的是“真理”。
如前所述,信念即认为是事实或者必将成为事实的对事物的判断,是坚信不移的想法。人们往往在事情发生之前已经有了关于事情的信念,在事情的发生过程中和发生后根据自己的信念选择性的对信息进行筛选,进行判断,甚至主观臆想一些证据出来,最后的结果证明自己的判断是绝对正确的,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心理的平衡。
一旦你形成了某种信念,它就会影响你对其他所有相关信息的知觉。一旦你将某个国家视为敌人,你就倾向于将其模棱两可的行为诠释为表示敌意。
--罗伯特.杰维斯
在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1951年,普林斯顿大学和达特茅斯大学之间的橄榄球赛是两校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比赛,成了常青藤名校的一个污点。比赛中普林斯顿的一位全美最佳球员被对手扑倒在地,层层压住,最后因鼻子受伤而被迫退场。接着便是一场激烈的拳脚大战,双方都有严重的“伤亡”。
比赛后不久,心理学家在两个学校的校园里为一些学生重放比赛的录像。他们要求学生们以观察者的身份注意每一次摩擦,并确定是哪一方的犯规。但是学生们无法将对各自学校的忠诚弃之不顾,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所认定的对方犯规次数竟是达特茅斯大学的学生认定的己方犯规次数的两倍。
客观现实的确存在,但我们观察客观现实时总是带着承载了自己的“真理”和信念的有色眼镜。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婆婆和邻居说:我那个媳妇,好吃懒做,睡到中午,家务也不做,还让我儿子煮东西送到房间,真是太过份了。邻居问她:你女儿嫁得还不错吧?婆婆说:对啊,过的很幸福呢!大家都对她很好,也不用做家务,假日到处去玩,经常睡到中午,女婿还会煮东西送到房间!
同样一件事,由于当事人和自己的关系不同,有了完全相反的解释。当老师看到一个好学生在考试时左看右看,会认为这个学生在思考问题;当看到一个差学生东张西望时,会不自觉的留意他是否会作弊。
我们是先有对某人或某事的“真理”和信念,之后才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选择和解释,解释的结果证明我们的“真理”和信念是正确的。但这些“真理”仅仅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而已。
当我们对一件事、一个人有了一个消极的信念后,我们要抱着这个信念可能是错误的想法,寻找相反的、积极的证据,尝试从对方的角度多思考一下。这个思考的过程会让我们产生刺痛感,感觉会不舒服,但这是对我们有益的刺痛。如果我们能够提前认知到这个过程可能会产生刺痛的感觉,大脑就会认为这是正常的,就更容易接受,这个刺痛的感觉就会被削弱。
中国历史上的唐太宗和魏征是一对被广为传颂的君臣。魏征常常在朝堂上刁难唐太宗,让他下不了台,据说唐太宗几次怒气冲冲的回到后宫对长孙皇后说,我要杀了他!但都忍住了,之后魏征进谏如故,“思竭其用、知无不言”,从不畏龙颜之怒。由是,君臣合璧,相得益彰,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的辉煌盛世。魏征死后,太宗如丧考妣,恸哭长叹,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很多领导喜欢奉承、听话的下属,因为这样会感觉舒服,但没有了刺痛感也就不会向前发展,只能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王小波在一篇文章里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于是将帅出征在外,凡麾下将士有功,就派他们给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们得到提升;有罪,则派去送坏消息,顺便给国王的老虎送去食物。我们很容易发现,花剌子模的君王有一种近似天真的品性,以为奖励带来好消息的人,就能鼓励好消息的到来,处死带来坏消息的人,就能根绝坏消息。
这样的君王实在太可恨了,对吗?可是,我们并不知道,其实我们自己也是这样荒唐的君王,不愿意听到真正的真理。
真正的对我们有益的“真理”和信念不会顺畅的进入我们的大脑,甚至最先进入我们大脑的往往是消极的信念,如果我们想让我们的潜力发挥出来,想让自己有一个更加丰富精彩的人生,我们就要更深刻的领悟到这一点,主动去寻找那些会刺痛我们的证据,不断的修正自己大脑中存储的那些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真理”和信念。
潜意识所存储的态度和习惯将在第九单元进行阐述,我们接下来看看潜意识的程序功能。潜意识所运行的程序主要包括身体运作、远离痛苦、追寻奖励、保持心理平衡。其中身体运作是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或向意识示警。心理学认为远离痛苦和追寻快乐是一种动物性本能,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趋利避害,追寻快乐更确切的理解是追寻可能的快乐,我们称之为追寻奖励。
《客户中心积极心理学》
第一部分:情绪与压力管理
第一单元:潜力与自我效能
1.1 认识自己的潜力
1.2阻碍潜力发挥的因素
1.3自我效能
1.4自行负责
1.5单元小结
第二单元:认识情绪与压力
2.1大脑的结构
2.2意识和潜意识
认识情绪与压力(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