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好。你的外卖到了!”随着一个外卖小哥骑着电动摩托在我身边呼啸而过,我明白,又一次美食体验行动宣告成功。如今,外卖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中,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快乐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今天,我们来说说外卖、外卖小哥和外卖生活。
外卖,在日常生活中的理解一般是指餐饮外送服务。实际上,外卖古已有之,其最早的形式就是“打包带走”,随着电话的普及应用则出现了“电话订餐”。如今,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外卖迎来了属于它的新风口,商业巨头竞相逐鹿外卖行业,各种网络外卖平台应运而生,这一行业进入了最火热的时期。当然,餐饮业也因此获得了新生,各式美食乘上摩托车开始旅行,满足着在不同地域的人们的味蕾和胃。同时,也诞生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小红帽”、“小黄帽”、“小蓝帽”队伍,这一群体统一戴上安全帽,穿上小马夹,骑上小型摩托车,载着送餐箱,成为了城市的新景观,他们被统称为“外卖小哥”。
“外卖小哥”是人们对外卖送餐员的昵称,他们在大家的心目中一般是那种很热情、贴心、勤奋的角色,社会媒体对他们的报道也大多是侧重于暖心的描述,这一群体更多是呈现出的正能量的风貌。近日,杭州一名湖南籍“外卖小哥”雷海为在第三届《中国诗词大赛》中获得总冠军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刷新了大众对“外卖小哥”的印象。但是,对学校的管理者而言,“外卖小哥”就是一个显得有点添乱的角色。他们骑着摩托车在校园里行走的人群中快速穿梭,有时还要边打电话边驾驶,着实让人看得惊险。少数“外卖小哥”忙于刷单、性子急躁,也出现了许多不文明语言和行为。所以,学校出于多种考虑,出台了校园内外卖车辆限行、禁入的措施,也是为了保证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环境的文明卫生。随着“外卖小哥”群体的不断壮大,也会有些不法之人进入其中,利用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做出违法行为。所以,我们也要时刻注意自己个人隐私、生活习惯的保密,不轻信陌生人,不留安全隐患。
如果要问外卖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们的回答肯定是:方便的、美味的、快乐的!每当就餐时间,我在去食堂的路上总会看见一些领到外卖的学生洋溢起幸福、快乐的笑脸,我相信他们是非常喜欢这种生活方式的。但是,外卖生活也确确实实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应当认识清楚。第一,营养不均衡。外卖餐饮往往菜品单一,无法满足身体每天所需的各类营养,长期吃外卖容易导致身体营养失衡。说到底,还真只有学校食堂的“大锅饭”能保证营养均衡;第二,卫生难以保障。由于是网络订餐,如果对餐饮店铺不了解,没到现场看过,就无法知晓店铺的卫生状况,运送的过程中是否卫生也没有保障;第三,价格比较贵。外卖餐饮一般都是市场化的价格,好吃点的外卖包含运送费用至少要30元以上。虽然学校食堂在开餐时间总是人山人海,但一餐饭只要5-15元实在是物美价廉,花点时间排队享受这种国家优惠有何不划算?第四,容易让人懒惰。长期点外卖会产生外卖依赖,人会变得懒惰,懒惰就会导致变胖,甚至引起身体疾病;第五,影响环境卫生。外卖产生的打包盒、塑料袋目前已成为校园垃圾的主要来源,笔者曾问过几位学生公寓的保洁员每天清理垃圾的状况,保洁员告知外卖垃圾已经占到总量的70%,可见数量之大。我们在日常的公寓检查中,也会看到一些卫生不合格的寝室里堆积着吃完的外卖盒不及时清理,卫生状况堪忧,严重影响同学们的身体健康。
无论如何,外卖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分清它的利和弊,享受它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的同时,也让生活变得更文明、更美好、更健康。
(作者:张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