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研室 刘昱 2017.8.15
2017年8月14日,首届京师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应用年会如期召开,有幸从潘主任那得到资源,有了能观看现场直播的网站,作为一个爱听讲座、尤其是还听了许多讲座有些挑剔的人,自然是乐呵乐呵的很激动的想参与进去。可惜事与愿违,拿到资源的时候是周天,周一上班刚处理了些杂事就又有工作要忙,所以最终只是第一天临近结束时才听了几节,第二天才真正开始感受各位大师的学术魅力啊。
总的来说,这次年会的直播分两个会场,第一个主要是国外著名教授、博士来做讲座,第二个则主要是国内教授,从讲座模式可以分为全英文讲座、中文讲座纯理论版、中文讲座通俗版三类。当然,按照严格的分类学理论来讲,这种划分当然有点滑稽,严格来讲应该是按语言、内容、理论性程度做不同角度的区分,以网格交叉取诸多细目类型来细化分类。但作为学习者,我个人觉得一个人最好什么都学点,况且又有专业人士传授,机会也是千载难逢的,所以内容所属学科、具体划分到二级学科的哪一个,在那一学科领域占据什么位置、前沿性如何、可操作性等我这都不考虑,所以内容上并未划分;而作为一个刚出了大学校门理论知识有一定储备、语言有些学习但达不到专精于二级学科的某一项的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底层教研工作者,语言上自然不能无差别交流,理论上也不可能融会贯通到完全能懂,所以根据自身听讲需要,全英文的听不懂居多划为一类,中文的根据讲座话语的通俗性、理论性差异划为两类。
当然,同一内容是完全可以全术语亦或全口语化语言表述的,不同内容完全理论化、通俗化的难度也是不同的,也许有的教授为了表述更精准、更专业、能更有效率的准备并与专业人士交流,所以理论术语、语言较多,但想来既然是做讲座,面对的又多是博士生、教授、社会业内人士,且有网络传播的媒介,要向公众推介,那么自然相对通俗的讲述能更好的覆盖受众,所以这里面我是更喜欢那些通俗讲解的教授、博士、业内专家的。尤其有一位在英国巴斯大学留学的卫星婕博士,想来喝过洋墨水的人应该和其他留学生一样,准备的是英文PPT,讲的也是英文,但人家一口流利普通话,术语能标准讲出还能浅显易懂的解释,例子恰当好处,且时有符合场合、与内容契合的笑料,对我这个半只脚踏出大学文凭不高的人来说是一场难得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