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感恩,我们总会在脑海中涌出许多在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人们——感恩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含辛茹苦养育我们长大;感恩师长,世界上唯一无条件盼着我们更出色的“外人”,让我们从懵懂无知走上智慧之路;感恩朋友,在起起落落的人生路上不离不弃,陪伴我们分享喜悦、分担忧愁……甚至,跌倒时素不相识的路人伸出的一只手,骄阳似火时遮在头顶的一片绿荫,都会使你心生感恩之情。感恩,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善良,充满美好。
然而,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那么重要的人——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占据了我们大半的人生,即使我们没道理地对他不耐烦、发脾气,他委屈着,却仍然会无条件地粘着我们、爱着我们……这,就是我们的孩子。
我们总是认为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很多,却总是忘记我们从孩子身上得到了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快乐;我们把孩子放在我们自认为最重要的位置,却又总是以我们的思想霸道地剥夺他的喜怒哀乐;我们感恩过无数人,却唯独没有感恩过深爱着我们的孩子。
我们很爱很爱孩子,但是不能不承认,孩子对我们的爱,远比我们对他的爱更纯粹。
儿子从小就常常爱这样问我:“妈妈你爱我吗?爱、特别爱、特别特别爱——你选哪一个?”我总是不耐烦地推开他:“去去去,看不见我很忙吗?烦死人,不爱,不爱!”每次儿子都假装听不见,特厚脸皮地贴上来抱住我:“什么?特别特别爱?哦!我就知道你会选这个!妈,我也特别特别爱你!”在哭笑不得的同时,我也会暗暗惭愧:在孩子厌烦我的时候,我总是以更恶劣的态度对他,从来没有做到像他这样——我烦着他,他仍然爱着我,爱得那么纯粹,那么无赖。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和许多同行一样,把足够的耐心用在了别人的孩子身上,到自己孩子这儿就没有了耐心。有时候儿子犯了错误,我批评他,然后生气,不理他。他红着眼睛啪啪地掉着眼泪,甚至睡着了还会偶尔抽泣一下,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泪珠,但他始终会紧紧抱着我的胳膊,把脑袋紧贴着我的肩,从不会像我那样生气了就背对他。醒了,他仍然不忘用小小的手臂护住我露在外面的肩膀:“妈妈,你冷不冷?”就是这样,对于我的不好,他总是转弯就忘,好像他的小脑袋里只能装下满满的没道理的爱。
有时我不舍得给他买他喜爱的玩具,因为我认为太贵,不值得;他却舍得用光存钱罐里所有的硬币为我选一件生日礼物,他说,妈妈,让你开心最重要。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向同伴炫耀自己的父母多么多么厉害,哪怕只是做了一个小手工或抓了几只小蝉;但是几乎所有的父母谈到孩子的时候,都会说自家孩子哪里哪里做得不好,哪怕只是少考了两分或只是跟人打招呼时不够大方。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讲,孩子对我们的爱,远远胜过我们对孩子的爱。在“爱”这门学科上,孩子远远比我们优秀得多。
我们都习惯了“父母”这个角色,在担负管教和养育的责任的同时,也凭借“父母”这个特殊的居高临下的身份,蛮横无理地赐予自己一些不靠谱的特权。 我们可以随意地凭心情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孩子,可以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会因为心情不好而放大孩子的过错进行训斥责备,错怪了孩子时坚决不放下架子承认错误,还可以借助“父母”这个身份无休止地说教“我都是为了你”,从而使孩子不得不在道德绑架下屈服……
我们坚信自己深爱着孩子。但是当孩子把墙壁变成了五颜六色的画板,当孩子玩得太尽兴而弄得满身泥巴,他明明那么快乐,我们却总是能够用一副气急败坏的脸孔让他的快乐变成惶惶恐恐。我们明明可以陪他一起享受快乐,或者多一点点的耐心,教他在画纸上涂鸦、为他换上干净的衣裳。然而,在干净的墙壁、衣服和快乐的孩子之间,在理论上坚信自己深爱孩子的我们,在行动上却常常选择了更爱前者。甚至,有时孩子只是起床穿衣服有点磨磨蹭蹭,有时只因为粗心写错了一道口算题,我们就会暴跳如雷,把口口声声挂在嘴上的“爱”抛到九霄云外——我们深爱孩子,却那么自私地只想爱他的优点。试问自己:只有优秀的孩子才能成为我们深爱的孩子吗?所有做父母的都会说:不,我爱他,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是的,我们脑海里都是这样想的,但是行动起来却总是有些不一样。
诗人纪伯伦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每当想起这诗句,总是莫名地感到伤感——为了我的孩子借助我来到世界却不属于我,为了我爱孩子还爱得远远不够,也为了孩子在我的人生中总有一天会渐行渐远。所以,不知是否因我而来的孩子啊——感谢你对我的爱并让我因你而学会爱,感谢你使我的生命变得多姿多彩,感谢你使我的人生因为有你而充满快乐和希望。
亲爱的孩子,愿今后你陪伴我的所有时光里,我可以爱你如你爱我那般无条件和没道理。不管你是否因我而来,孩子,谢谢你,谢谢你做了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