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初秋,我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怀揣着所谓的年少梦想登上前往美国的航班,开始了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临行前,我记得自己特意写过一篇满怀憧憬的文章,稚嫩青涩的文字中有一句话,“再回来的时候,我们依旧是最年轻的模样。”
这段文字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倒显得有些尴尬和矫情,但我并不想对此评价什么,毕竟年轻人有梦想总归是好的。只是当年未曾想到,五年后的今天,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再年轻的躯壳中是一颗似乎更加苍老的心,时刻提醒着自己这五年来所走过的路远比自己臆想的还要残酷。以GPA超过3.6的成绩获得院长嘉奖名单,顺利完成本科学业,又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拿到了硕士学位,代价是这一千八百多天的玩命拼搏,除了学校、图书馆和公寓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去处能够排解心中积压的劳累和苦闷。五年来,没放过一次正儿八经的假期,就连每年长达三个月的暑假都在为自己的创业项目和工作申请而焦头烂额地忙碌着。我知道,自己身边的大多数小伙伴都在过着和我类似的生活,他们起早贪黑,他们废寝忘食,他们都在为着心中的信念和理想马不停蹄的前进着,却又背负着舆论对这一代留学生接近病态的褒贬。这个年代,若不努力拼搏在社会上占得一席之位,则终究会被后来人的滚滚浪潮所击溃。曾经的我希望也自己的努力能换取出人头地的机会,而现如今,只希望自己不会成为上述情况的后者那般失去竞争的权利,一辈子碌碌无为。
三年前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人生低谷期,虽然我不想称其为“抑郁”,可脑海中却无时无刻不在对自己灌输着各式各样的消极思想,更是不愿意再为了年少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奋斗,认为庸庸碌碌了却余生也倒没什么不好。只是这种想法出自于一个二十多岁年轻人的时候,就会把这样的观念赋予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滑稽。多年以后,我终于知道自己那时候最大的毛病在于我还从未体会过真正的失败和打击,却总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已经被残酷的现实摧毁到体无完肤的模样。于是我莫名其妙地害怕奋斗,害怕奋斗过后的失败,害怕失败过后再没有能力继续奋斗……这种恶性循环式的焦虑,一直伴随着我走过了剩下的学生时光。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年早一些参透这层道理,是不是自己的青春就会变得更加阳光。
幸运的是,抑郁也好,焦虑也好,阳光也好,这五年背井离乡的日子都平安度过了,且结果也算是令自己满意。只是接下来的路,当真是需要换一种方式才能继续走下去。
还记得本科毕业后的夏天,我给自己放了一个久违的暑假,强迫自己别去想和工作学习有关的一切事物。和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们出去旅游,写了一部超过十五万字的长篇小说,解决了很早就列下清单却一直没时间看的书和电影。这种自在的体会好像很长时间都不曾有过了。三个月的时间都在休闲,这假期确实不算短了,但很值得。当卸下曾经的所有包袱重新调整自己时,才能对未来的行动有所准备。
同样不由得想起来被理想商学院录取研究生的那天,我给还在睡梦中的父母跨洋视频聊天,告诉他们自己的努力可能真的没有白费。那个时候突然意识到,辛酸坎坷之后的收获可能会迟到,但终究是会出现的。而此时此刻,也该到了为自己的未来再竭尽全力拼搏的时候了。十天前,坐在波士顿飞北京的航班上,终于有了种解脱感,而又添了许多莫名其妙的兴奋。告别校园,走入社会,我能感觉到更艰辛的路途还在后面,但也没什么可委屈的,因为这是自己下定决心所选择的路。
一条告别了过去,洗尽铅华后重新开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