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的日更第100天,也是100天写作计划的最后一天。
先说一说这100天收获了什么吧。
完成了一百天的文章日更,大概写了9.7万多字(这是发布的字数,实际上的粗略估计超过10万),只从字数的角度来说,可以装订成一本书了。
把写作当成了习惯
最开始的目的就是培养自己的写作习惯摆脱对于写作的恐惧,现在也确实是做到了,因为白天要上班要生活,期间只要脑子有空余的时候,都会想找到有什么内容可以写,如果今天还没有写完就觉得少了点什么。
开始做的时候还是非常有压力的,经常会有马上到了每天需要睡觉的时间,我却连今天的文章写什么还没有定出来,感觉自己好像已经被掏空了,每天阅读输入的时间还不够,那时候就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没有能写出来的话题了,但是最后还总是会找到可以写的内容,然后每次都会感叹:如果没有定下每天必须要写的计划的话,可能就永远都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写了!那又会落入到之前觉得自己能写但是却迟迟不行动的状态。
暂时放下了追求完美,先追求完成
追求完美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一些用用来拖延和放弃的借口,事实上谁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都没有办法一下子就做好,所以追求完成比追求完美更重要。先做着,慢慢发现不足,慢慢改正调整。
因为放弃了完美的心态,也就放弃了写作带给我的压力感,但是经过这100天也深知自己在表达逻辑、表达方式、举例子等方面的欠缺,这也会是我以后的阶段要关注和调整的内容。
吸收文字的速读变快了
可以明显感觉到在阅读一些逻辑连贯比较难懂的一些书籍的时候顺畅很多,因为在写作的时候为了要表达清楚自己的内容要提前罗列好写作的顺序,在阅读别人的文字的时候,会很快找到文章中的脉络和重点,越来越对文字的吸收速读变快。
思考的时间变得多了
很多时候我们是被动的接受一些道理,那些道理固然可能没有错,但是却不够深入,因为我们是没有接触到结论背后的推导过程的,以为自己懂了,但是是没有办法给别人讲清的。
开始锻炼写作输出之后,就必须要讲清自己要讲清的观点,这样就需要想好自己的写作顺序和逻辑,而思考的过程就是将杂乱变得有序的过程,就逐渐习惯了这样的思考。为了能有更多的思考的时间,自然而然的开始关注时间的价值,放弃了一些低级趣味和不良习惯。
接下来是一些不足和反思:
思考不够深入,写得比较匆忙
每天在写作上的投入平均下来不超过2小时,而平时的时间和大脑大多是被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占据的,很多文章所写的内容其实思考并不深入,有时候是有些气馁的,但是想想完成比完美重要就还要继续写下去。
有些内容并不是能够给别人提供价值
我希望自己写的内容能够给读到的人提供价值,哪怕是只有一点点的小价值。但是回顾来看,因为自己的写作经验缺乏,一些内容觉得自己并没有讲得清楚,也自然在价值的传递上面打了折,接下来还是要写能够提供给别人价值的东西,还要更加注意自己的内容严谨性,之前很多时候还只是自顾自的表达。
输入匮乏
这100天觉得自己最大的不足,就是在写作素材上的匮乏,道理可能说得清,但是例子举得少,一个好的举例能帮助读者更直观的理解论点,而精彩的举例是需要积累的,以后要继续大量的阅读,大量的积累书中和生活中的相关素材,丰富自己的文章。
语言表达单一
语言的运用比较“平”,接下来要多拆解一些我认为写的好的文章,学习写作的思路和语言的运用等方方面面好的地方。
接下来的写作计划
目标:语言简练、清晰逻辑性强、干货多
更新频率:每周写一篇3000字的文章
要求:
开始注重标题
注重逻辑性
多多举例
写的内容一定要对读者有价值
以后很有可能会开始做视频,开始把文章变成视频的文案
这是新的开始不是结束,做一个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