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写点东西,更多的写点东西。上周我请MY就这个话题给我做了一个教练。有一个很棒的行动计划就是,我不必单独构思。我与人对话(有时候偶然,有时候可以特意为之),再将对话的内容转成文字,就可以了,于是,对话录001就这样开始...
对话时间:20170728
对话人物:SSMM
对话背景:请她支持我写作的对话
“我想写点东西,作为一个开篇。你可以问一下我这个方面”
“你为什么想写东西呢?”
“一直都想写,但一直都很难坚持或沉淀。想在体验发生的时候记录下来,想有积累,有沉淀。
“你说的这些东西主要是哪些方面的呀?”
“你的问题真好。关于教练,生活,创意。。。关于与我相关的一切。现在更想先写教练,以及临时的一些创意和灵感。
“刚刚你说了为什么想写,你可以用一到三句话总结一下原因吗?”
“第一,我想有一个沉淀和输出,这可能需要有一些思考和整理。第二,觉知之光稍纵即逝,我想及时记录和保存。第三,我想有一个传播和影响。”
“好棒,我都想看你写的这些东西了”
“我觉得我既没有很好的写,也没有很好的传播。好像我一直想要突破,但没有做到。还有一个原因是,当如果我做到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刚才说没有很好的做到,那么你觉得很好的做到,那个很好是什么?
“你真的是很棒的教练呢!...那个很好是什么,我会看到自己有一个持续的,有规律的输出。比如每周一篇/两篇。另外我会看到自己有传播。我还看到自己的输出比较容易,不会无疾而终。”
“那么,我突然想起贝曼老师的一句话,what's in the way?(有什么障碍?)”
“what's in the way...我不知道写给谁看,就不知道要用什么措辞。有时候写给自己,那就无所谓。如果要写给别人看,那就得像一个作品。。。。突然有一个发现,写作和其它事情一样,反应了我的一个特性。我特别擅长去开始,擅长有一个新的点子。对我来说我并不缺少写作的素材或灵感。但如果是给自己写的,灵感或素材。打个比方,有一个抽屉,里面躺了100张写给自己的草稿纸,但都是草稿纸,而另外的抽屉是陈列柜,需要加工完整。对有的人来说可能没有100张草稿,可能只有10张,但有2作品。而我没有。第一抽屉是创作阶段,第二阶段是展示阶段,已经成型了。"
"我刚听到这个'对象',写给谁看,我的直觉告诉我很重要。你是想要写给别人看还是写给自己看还是?"
"我觉得写给自己看的时候好像比较随意,我允许它不结束。比如一半。写给别人看,要别人能够看懂,还带来价值。这样要求呈现是完整的。我现在有很多不完整的点子,作品,也就像没有完整的文章一样。"
"这两个的区别是完整,不完整,是吗?"
"对,一个是写给别人的,一个写给自己的。好像写给自己不需要完整。我的思维方式是片段的。这不需要完整。这是一个意外的发现。"
"哈,觉知之光稍纵即逝!"
"我现在决定写一个东西。叫“对话录”,我和你对话的记录。我像用这样的方式,比较容易有输出。"
"我其实还是想要更多的了解,两个‘抽屉’的不同。刚刚是“完整与否”,以及“能否给别人嗲来价值”。除此之外,还有没有重要的不同?”
“(沉思)还有一个不同:是写给自己的还是写给别人的?然后我也想不到别的了。”
“你所说的‘别人’是指哪些人?”
“自己----就是我。别人。。。。我也不知道别人是谁。。。比如是你?....我也不知道。有两种人,他们在生产作品的时候思路是不一样的。一种是客户导向的,先了解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再看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另一种是创作导向的,只是自己想要呈现什么表达什么,只是先表达出来。可能根本不知道谁看到。就像画家画画的时候,他也不会想到谁去看到这幅画,他只是去表达的和呈现他的灵感。我现在特别困惑,当我提笔的时候,我又不是写诗的,我也不知写给谁看。
“你觉得你是刚刚那两种人中的哪种?”
“我是创作者。”
“那你考虑带给客户价值干什么?”
“因为...因为好像我也不是艺术家...我考虑‘他们’干啥呢?”
“对呀”
“(沉思)好像那样的话这个文章会更受欢迎,点击率更高。”
“好像是什么,是假设吗?”
“哈哈,好像是一个假设(你真厉害)。”
“那假设的根据是什么呢?”
“可能是因为我读了别人的文章,尤其是干货,比如技能类的。比如说早起的五个要点,XX的十条诀窍,这类的,好像挺抢眼球。如果有需要的人,一下子就会看到。好像这里面我有一个需求,和我本身的特质看上去有一个不不同,这个需求是想要传播到更多的人,好像想要被了解”
“被了解?”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想要被了解,其实应该是被了解什么?可能并不是写了一个文章带来直接干货式的帮助,可能就是去传递那个我。至于有没有人看,那再说吧!“
”当你说后面那个的时候,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说,可能不是为了让他得到什么价值和帮助,而是了解一个我。说了解那个我的时候,特别有感觉。“
”好的~我觉得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转成文字,控制在15min以内,免得文字太长了“
----------
小结:1,无论如何,我这篇文章没有躺抽屉了。2,我透过这篇文章发现,对我来说,至少对现阶段来说,写作更重要的意义,还是关于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