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不时看到网上写粉丝怎么包机包广告牌给某大牌过生日,这大概是现代粉丝最疯狂的追星模式,每每看的我唏嘘不已。九十年代迷妹是张学友的超级粉丝,对比现在,九十年代的追星就一个字,那就是“穷”,不光没钱,也没资源,没信息,没条件。但是穷有穷追法,咱们当年虽然穷,可也能追出一道风景线来,我翻出当年集的学友大叔资料三十公斤仔细整理了一个礼拜,决定来一次怀旧大揭秘,给你们讲讲当年我的故事,当年俺们九十年代的追星族是怎样追星的!
迷妹的三十公斤大叔资料
1. 九十年代初我们还听着磁带......
九十年代初追个歌星的话,我们主要靠广播电台,这玩意现在估计也就的士司机用用了吧?广播用收音机收听,就长这样:
老式收音机
那会一般城市还没啥音乐电台,就什么经济台交通台啥的出一档音乐节目,主持人聊聊天放放歌,后来渐渐专业化一点,分化出一些排行榜类的节目,加插一些过期的娱乐信息。然后电视上也能蹭到点视频看,通常是通过点歌节目-_-''。在电台点个歌可是当时的贵族活动,一首八十块大洋,要知道那会月均工资也就在百元左右。
谁的歌听着顺耳了,我们就去街边的音像店淘一盒磁带回来听。迷妹买的第一盒磁带是学友大叔91年的专辑《一个不变心》,街角小店,价格七块八毛大洋,这个是当年引进版磁带统一价格,你去新华书店买也是一个价。91年大叔出了两张专辑,第一张专辑里有一首《每天爱你多一些》红的发紫,这张专辑紧接着也卖的很火,那一年大叔携着另外三位: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席卷了整个内地,掀起了后来维持了十几年之久的四大天王热。
一颗不变心磁带封套
一颗不变心磁带
买来磁带后就用家里的大件电器单放机放着听,条件好的人家有录音机,最土豪人家的录音机是带双卡的,就是可以一录一放同时进行,就长这样:
当年的高级货双卡录音机
如果想随身带着听,那就得买个磁带随身听,迷妹的第一个磁带随声听是某年过年缠着我妈买的,价值六十大洋。当时我就用这台随身听听大叔的这盒专辑听了无数次,因为没有别的专辑可以听了,早也听晚也听,不喜欢上大叔也不行啊,我就是这样走上追星生涯的。
磁带随身听
2. 疯狂收集大叔资料的时代开始了
于是就开始一张一张省吃俭用的收大叔的磁带,天天拿着随身听翻来覆去的听,从一张到两张,两张到三张,最后集了一箱子。
迷妹的部分磁带收藏
课余时间就和好朋友一起逛小摊集大叔的粘纸,朋友喜欢刘德华,我喜欢张学友,每天放学回家我们就窝在校门口的小摊上找粘纸,不像现在网上一搜就不可计数的明星照片,那会的粘纸每天见到的就那么几款,好不容易看到个新款你还不一定够零花钱买,就这么样,迷妹的零花钱基本上就交托给大叔了(稍微留了一点给吃的:D),看看迷妹当年集的粘纸:
贴纸,各种各样的贴纸
集了还不满足,咱还自己设计了一本贴纸本,把贴纸分类贴上去,做成一本杂志的感觉,就像下面这样的,注意,这么多贴纸一次都贴掉,咱可舍不得,所以这些贴纸都是用胶水粘在本子上的,我心疼滴翻一个贴纸角你们瞅瞅,二十多年了,居然还保持着良好的粘性,质量太好了!
俺的贴纸本
掀起一个角
俺的贴纸本翻开仔细看看
光贴纸本太单调,还得进一步把它们设计成杂志,配上歌词,新闻,还有心情文字-_-''。
自制杂志
知道这是啥吗?
还有谁记得这玩意?这是小学初中的时候给自己的铁皮铅笔盒盖子设计的垫子,垫在盖子里,竖起盖子,上课就能看到偶像啦,当年可是很流行的哦~
光买粘纸也不够,基本上带着大叔脑瓜的各种产品看到都得收回来。
照片,各种各样的照片
照片,各种各样的照片
照片,各种各样的照片
闪卡(一种偶像产品),各种各样的闪卡
这张透明的闪卡是我当年的最爱
海报,各种各样的海报
信笺也得是大叔的
大叔牌月历
大叔的明信片
镜框里只放大叔
大叔通讯录,全新的
胸针也只买大叔脑袋的
买这么多东西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就是记住哪些买过了哪些没有,反正迷妹后来就练就了超强的认人能力,那张大叔海报什么时候买的,是不是旁边被截过,旁边本来还多站个刘德华的,那是一个系列里的某张,这张大叔脑袋歪多0.1个cm,所以不是同一张,我尼玛都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绝对不重复买东西,不重复的东西绝对要买回家!
3.从大叔说说国内娱乐杂志史
那会怎么才能知道大叔的最新消息呢,只能靠报纸杂志了,当年还没什么特别专业的影视杂志,最早市面上有的几个杂志:中外电视,音像世界,银幕内外。算是内地正规出版的,其他就是些野鸡杂志,大概是把香港一些杂志的内容炒冷饭整合在一起,再翻拍一点照片当插图,可是咱没别的选择了,这样的杂志也看的乐此不疲。
中外电视
音像世界
银幕内外
乐迷
香港风情
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市面上像点样子的杂志开始多了起来,娱乐新闻方面最成功的杂志当数当代歌坛,后来它家还发展出轻音乐等系列杂志,一直到我读大学期间还有买这本杂志,那会每周踩着单车去报亭看新一期报纸杂志出来没是我的一个固定节目。
当代歌坛
由于信息流通的进步,渐渐的接触香港新加坡等外地杂志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时不时可以去外文书店淘个港版的过刊,新加坡的有新周刊,虽然那价格让人肉疼的不行。
银色世界绝对高端大气
港版过刊,霆锋还是个娃
各种大叔的写真集
有年我把自己收集的大叔资料集合起来撰写了一个《张学友的传奇故事》投给了银幕内外杂志,没想到还真的出版了,这是我混娱乐界的第一桶金。
银幕内外的稿件录取邮件
看杂志发展出来的爱好,就是剪报了,把报纸上有关大叔的内容剪下来放一块,把别的明星的也剪了和朋友换,当年经常和好朋友张学友换刘德华。这样的剪报我有好几盒子。
剪报,各种各样的剪报
剪报,各种各样的剪报
剪报,各种各样的剪报
光听歌也不行,大叔的电影也要看,因为看大叔的电影开始看香港电影,后来看美国片,欧洲片,最后我成为了一个超级影迷,有关我影迷那部分改天我也给你们八八,绝对比大叔篇还要冗长可怕。大叔的片子后来一共看了不下六七十个,说几个最:
第一次看的大叔电影
第一次在市中心录像厅看到大叔电影,心里那个激动,一个片子才几毛钱那时候,那天是晚上放,我都忘了我怎么溜出去的了,看完大概心情简直了!大叔是个配角,才出来几分钟,形象那个叫“好”,看完黑灯瞎火的跑回家还得挨骂,我差点粉转黑~简单点说,就和大家看到大叔下面这张照片的心情差不多:
最爱的大叔电影
港名叫《咖喱玫瑰》,这个片里大叔好帅好帅(此处作花痴状),以后就觉得张曼玉大嫂是大叔的最佳银幕搭档了,两个合作起码也有十几次,绝对杠杠的银幕情侣!(刚刚查了下豆瓣,曼玉大嫂是大叔合作最多的影人,次数有十七次之多!)
最man的大叔电影
大叔在片里演个配角还是反派,没想到又痴情又男人的形象把主角黎天王都压下去了,因为大叔在片中形象太好,片商后来还给专门拍了一集前传叫太子传说,但太子传说中大叔的形象最终也没超越本片,犹记得片中大叔把带刺的玫瑰吻进关之琳的嘴里,我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太man了!
4. 我人生的第一次演唱会
有天知道了一个特大消息:大叔要来上海万体馆参加一个赈灾义演!一听说这消息我就坐不住了,那会大叔啊,香港啊,演唱会啊都是我脑子里神一般的存在,没想到神要跑到我家隔壁城市开神一般的演唱会,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对自己说:尼玛我不能一辈子只看大叔的贴纸和剪报呀,我要亲眼去见一见大叔!
当时是92年吧,如果没记错。演唱会最便宜的票80大洋,而那时我一个月零花钱估计最多也就十块。去上海还得坐火车,再加上路费啥的起码得有个一百块,怎么办?哪里弄这么多钱?当时每天中午我妈给我一块五毛钱伙食费,我通常在学校食堂或者学校对面的市委食堂吃饭,自从内心坚定了去上海看大叔的想法,我就采取了每天中午去市委食堂吃光面(就是阳春面,除了面条只有汤,菜叶子也没有一根的那种)的策略,一碗光面六毛钱,这样我能省九毛,有时候带根家里买的火腿肠当面浇头,就这么凑活着吃了三个月,居然这面也没有吃腻!后来市委食堂的面一直是我记忆中史上最好吃的面之一,扯远了......
说回来,就这样积蓄出演唱会的票钱,加上我的零花钱和去好友那里拉来的赞助等,大概一共筹到一百来块钱,我甚至还问人借了一个高级相机,都忘了谁借我的了,我还从来没用过相机,那时候照了相就拿出来看看底片有没有印上学友叔,结果当然啥也没看到,全部曝光了-_-''。
七月十八号(没记错是这个日子)演唱会当天,我给家里留了一封信,说我要去实现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了,你们谁也别拦着我,然后我就出发了。去万体馆看学友大叔,那年我十四岁,从来没有一个人坐火车去过别的城市,就算在本城,也就是经常坐的几条线路家里放心我自己一个人坐,我也不知道演唱会一般是需要提前买票的,当场票买的到吗?我也不知道火车站去万体馆怎么走,我甚至不知道看完演唱会那么晚了我得去哪里睡觉,我就这么出发了。
那天火车票很难买,我最后问黄牛买了一张黄牛票,四块钱,火车好像还误点了,我在火车站等了很久很久,一直等到我老爹来找我了,老爹看了我的信就马上追出来了,是准备来拉我回去的,我在火车站很冷静且固执的向他表达了我追求梦想的强大意志,又表示在上海是有歌迷会接应我的(其实没有),老爹将信将疑的,最后他掏出二十块钱给我,又写了一个地址让我没地方睡觉去找万体馆附近他认识的一个朋友照应我,于是我也是不敢相信的,老爹就这样让我一个人上了去上海的火车。
后来老爹因为这事情没被老妈少骂,他自己后来也一直说自己不应该,后悔让我出去胡闹。但是很多年后想想,我觉得老爹其实也是内心有梦想的人,做一些别人不理解的事情,吃了很多苦,最后成功了,是老爹一生的写照(改天我给你们八八我爹,我爹的故事绝对比我的精彩一百倍)。那会我爹也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我的梦想说大概是不期然的击中了他内心的共鸣点。
传说中的上海火车站
我就这样来到了上海,那会没有百度地图也没有google map, 我一路靠问路来到万体馆,想想当年民风真的也是淳朴,我运气也好,没遇到坏人,一路上到是遇到很多好人给我指路,有一个厂门口看门的大叔给我指路,还自告奋勇给我打电话问票价什么的,虽然也没问到什么,但是我一辈子记住了热心的他。
最后我终于到达了万体馆门口,运气好居然在场馆门口买到了票,没记错的话那场演唱会也是人爆满的,居然当天还有剩票。买到票以后距离开场还有几个小时,我也不知道去哪里,手上拿着票很紧张,怕弄丢了,最后我把票藏在我的鞋垫下面,走几百步路就检查一下票还在不在,那种紧张不安又万分期待的心情到现在还能唤起我的回忆。那天还记得超级热,我一天没怎么吃饭,但是喝了好几瓶汽水,却一次厕所也没上,都出汗蒸发了,这个事情也记忆犹新。
一路问路坐公车去上海万体馆
神奇的喝了不上厕所汽水,大概长这样
这就是传说中的万体馆
说了半天还没说到演唱会,话说这是个群星演唱会,记得黎明郭富城刘嘉玲草蜢等一大班大牌都来了,学友叔是最后出场的,主持宣布他出来的一刹那心一阵猛跳,后来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因为学友大叔好小好小,我坐的太远了,需要集中目力靠着我2.0的视力才能勉强看出大叔的五官,我一边看一边默默对自己说,这个人就是你集的那些贴纸的真人,看仔细了看仔细了,学友叔后来成了我记忆中的一个红点,因为大叔当天穿了件紫红色的西装。
大叔是那天唱歌数目最多的歌星,大概一口气串烧了四五首名曲,还有一首是和刘嘉玲对唱《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曲末嘉玲娇嗔着给了大叔一个kiss,当时我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的冲击。
大叔当年和刘嘉玲的合唱
大叔唱出结尾《太阳星辰》的时候全场欢声雷动,主办方肯定从中窥探到了商机,没多久,大叔就又来万体馆办了他可能是华东地区的第一次个唱。
大叔的歌虽多也很快唱完了,演唱会就这么结束了,大概十点多散场,我徘徊在万体馆门口,不敢相信演唱会已经结束,又期望着大叔出来道声再会,迟迟不舍得离去。当然,最后还是不得不走,没有等到大叔,我拿着我爹给我的地址,去他朋友家住了一晚,然后第二天又一路问路去到火车站买票回家,结束了刻骨铭心的一次旅行。
后来因为这个事情我每年都被老妈老爸说,老妈和任何人说到我是如何不乖的,这件事情绝对就是第一个例子。十几年后我结婚的那天,我爹居然在我结婚致辞上提到了我当年追学友大叔的“荒唐事”,当时我那帮初高中同学都在台下听得笑的直打滚,然而我却听出老爹提出这件事情其实却是对我执着追星的某种认可-也许是我认真坚持的态度吧,是的,事实求是的说,后来人生中碰到过一些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被我完成的,当年我第一次独自去看学友叔这件事情的对它们是有影响的。
唯一留下的一张票根
大叔在上海首次个唱票根
5.笔友,歌迷会及其它
看杂志还发展出来一个爱好,因为这个爱好才有后来的很多传奇事情,这个爱好就是交笔友!哈哈,比起现在微信摇一摇,陌陌,我们那个年代也有办法和陌生人打交道:在杂志的交友栏目登一个广告,留下地址姓名,就会有那不甘寂寞的地球某角落人来联系你啦,谈的来,你们就成为了彼此的笔友。
迷妹当年就在中外电视上登过一次广告,内容是找不喜欢大叔的同学,大家可以交换剪报。
但是后来喜欢大叔和不喜欢大叔的人都写信给我了,喜欢大叔的要和我当朋友,不喜欢大叔的要和我换剪报,当时我还不知道网络的厉害,广告登出后一周时间,我的邮箱爆了,生平第一次啊,全国各地的迷们给我写信,很多信里面装满了大叔的剪报,当时我都傻眼了,先是高兴的合不拢嘴,然后就犯难了,人给我寄的剪报太多,我还不过来啊,起先我还费力写了几封信解释,后来没办法了,只能不管了,默默把它们都收起来,藏好。这个事情一直到很多年后还让我良心受到谴责,我准备在这里忏悔一下,二十多年前年有亲给一个在中外电视登广告要张学友剪报的粉丝寄了剪报没收到回信的,对不住你们,请你们原谅我。
中外电视的交友广告长这样
大概是那时候我认识了两个我生命里的奇人,第一个是丽华,她是台湾人,我都已经忘了最初我们怎么认识的了,丽华也是一个超级粉丝,她还是台湾歌迷会友友俱乐部的,时不时可以见到学友大叔,那会别说学友大叔了,台湾粉丝在我眼里都是神一样的存在:看演唱会和出门吃个小摊一样,见大叔好像见邻居!丽华还是个土豪,她时不时给我寄大叔最新的剪报,各种照片资料,磁带和CD。
那时候收她的信是我最高兴的事情,丽华还帮我实现了生命里第二个大梦想,就是拿到学友叔的签名,事实上,她帮我签过很多大叔的签名,各种各样的,有一两个上面大叔还写了我的名字。比如这个:
大叔写我名字的签名
这个时候我认识了生命里的另外一个奇人翠,翠和我在一个城市,也是一个超级粉丝,并且,她非常有志向,她知道我的台湾笔友的一些故事后说:我们自己也可以搞一个友友俱乐部啊,招收会员,哪天壮大了队伍,说不定学友大叔也会来这里看我们!
这个想法真是令我脑洞大开,我怎么这么没志气尽想着跟在大叔屁股后面屁颠屁颠,我们要有点志向,要有创造个事业让大叔来观摩的气概!于是说干就干,友友俱乐部秒建,翠是会长,我是副会长,翠还煞有介事的设计起入会表格,不知道哪里去真的招收了一批会员,还收到好些会费,拿着这些资金,我们联合设计了几期会员杂志。
记得第一期做的尤其的好,可惜我翻遍我三十公斤资料也没找到,只能口述一下了,第一期做成一个蛮有样子的大叔牌娱乐杂志,分娱乐新闻,歌迷心声,美图欣赏等栏目,虽然碍于资金杂志是黑白复印件形式,杂志里最牛的一篇文章是会长写的,把当时所有大叔专辑里的歌名(所有歌!)串起来编了一个故事,这期杂志被我寄去台湾给了一份我的台湾笔友丽华,而善解人意的丽华帮我们最后亲手转交到了大叔手里,大叔在我们那期杂志上签了名还写了很多鼓励的话,这是我追星生涯的一个高峰,哈哈。
我们设计的入会申请表
因为大叔的原因,我开始广泛接触粤语流行乐坛,后来听了各种各样的粤语歌,除了大叔手头的四十几张专辑里的歌每首都会唱(每首!),记得有一年网上流行一个听前奏猜大叔歌名的小游戏,我平均反应时间大概是一秒多,就是前奏一响起马上知道是大叔啥歌了。
后来,那年头粤语歌坛出现过的几乎所有歌手我都听了个遍,脑子里估计背下不下一两千首粤语歌,高中的时候和同学经常拿着下面这种当时流行的歌本赛歌看谁唱的歌多,我每次都是第一。大学的时候去唱K,我就是好友的人肉跟唱机,我负责拿着话筒在旁边,她唱不上的时候我就自动提词。
再后来我开始接触欧美音乐,成为了一个资深的流行音乐发烧友,大学的时候因为流行音乐知识丰富,受邀去了本城最火的音乐台某一档音乐节目做了几个月的嘉宾主持。
再后来我出国了,九十年代结束了。
90年代的歌本
6.九十年代之后
九十年代以后的事情也简单说几句吧,九十年代以后生活越来越好了,咱也慢慢开始不缺钱了,后来我继续在所在城市听大叔的演唱会,大叔差不多每隔两年一次的巡演一场也没落下过,还参加了几次签售会,自己签到了名,还握过大叔的兰花指,和大叔深情对视过几次。
不过,那会对大叔的崇拜已经不是儿时的狂热,更多的是怀念怀旧,见大叔如同见我的青春。然而我终究不是儿时的我,我不再收集大叔的资料,也有了新的爱好。
2013年由于机缘巧合,我忽然举家搬迁到香港生活,初到香港我走在街上想起我居然和大叔同在一个城市,呼吸一样的空气了,简直是恍如隔世。
在香港生活了三年后,我终于等来了大叔在红馆举行的第一次演唱会,我花了四千二百人民币买了一张第二排的黄牛票,大叔唱着走过我身边,我紧紧拽住了他的两根手指,手指划开的一瞬间,我脑子里好似电影回放镜头一般飞闪过一个个画面,最后它们首尾定格:91年,我踢踏着拖鞋悠悠滴踱去巷口音像小店买了一盒大叔的磁带;2016年,我在他生活的曾经是我小时候神一般存在的城市--香港,神一般存在的馆--红馆,握到了他的手。二十五年弹指一挥间,人生的变化啊,你永远也猜不到,猜不到。
91年买的大叔第一盒磁带
2016年,我的小胖手在红馆出镜了
全文完。
(P. S. 大叔,如果万一你看到我这篇文章,万一有可能你不嫌麻烦的话,
给我邮箱arteatery@qq.com发句祝福吧,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