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是最相对简单的规律,即“你怎么对待他,他就会怎么对待你”,为人做事是第一因,如果想要有好的因果轮回关系,就要以“有利众生”作为自己的做事目标。
一、为人做事是第一因
阿苏提出了为人做事是第一因,是不是有利众生,这就决定了后面的路是不是走得长,走得远。
作为普通人,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不由自主的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的需求与愿望当成自己追求的目标,以个人的得失为自己追逐的最终标的。往往我们会因为这样的目标驱动去行动,并产生一些副作用,造成对别人的影响,往往这些影响通常是负面的。也就是之前阿苏提到的名、利、权、情,人追求的都是这样的目标。如果所有人都不加思索与调整的都去追逐同样的目标,必然会引起争执、争夺、斗争和交恶。因此如果也想有好的因果,往往做事需要有所选择,有所考虑,有所方法。
有利众生其实也就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有好的因果,需要我们有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格局,更丰富的做事方式,也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希望自己好,希望别人好,希望世界的秩序更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再加上聪明智慧,为这个世界的优化做出自己能做出的贡献。有了这样的发心,人做事就会多思考,做事的效果也就会向着有利于更多人的方向发展,最终种下一个相对好一些因。
二、爱出者爱返
你愿不愿意向这个世界表达你的善意,愿不愿意随手帮助别人。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会思前想后,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会想,“他都没有帮助过我”,“他以前还欺负过我”,“他自己成为这样,就是咎由自取”,“他已经成这样的处境了,就算我再帮助他也无济于事了”等等,最终我们会收起自己的善意,小心翼翼的保护好自己,不再愿意去帮助和容纳有困难的人。然后再之后我们也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也会抱怨没有人来帮助我们,我们如此的可怜,落到这样的境地。
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广结善缘我想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做法。即有意识的帮助、协助和看见别人的困难,做一些支持和支撑性的协助,即便是真的无法实质的解决别人的困难,但在这样的困难的境地里,我们的一些善意、协助和理解,也有可能成为黑暗中的一束光,漆黑夜晚的一颗星,广阔无垠大海里的一座灯塔,指引别人,点燃别人,给与别人希望与勇气。
即便我们的付出与收获不一定是等价的,我们付出的帮助也不一定能绝对带来回报,但我们把这样的生活态度作为我们做事的一个原则与正向指引,也绝不会让我们很轻易的进入困难的境地,因为我们在为这个世界的正向发展再努力,我们愿意别人都好,世界都好,我们自己也不会差到哪去,因为别人和世界也不会轻易抛弃我们。
[if !supportLists]三、[endif]对自己负责,了解自身的因果
我们有一天终于明白了这个因果的道理,但自己也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混混沌沌的因因果果,我们慨叹自己的种下的因,我们也需要去承接我们得到的果。有一些好因,会换来一些好的果,也有一些传统意义上说不是那么好的因,有可能带来一些不好的果。同时,我们也在持续创造新的因,收到新的果。
好的因带来的果,对我们很滋养和支持,让我们受益。坏的因带来的果,或者有可能带来的果让我们痛苦,让我们抑郁,让我们难以面对,难以前行,那我们怎么办?阿苏给了我们建议的做法,就是“人生最终是自己的,还是得自己负责。过去所做的,现在坦然的承受。不反抗也不逃避,面对它,坦然接受”,这样很简单嘛,坦然去面对就好。这真的简单吗,其实也很痛苦,也有可能甚至比逃避更痛苦。但最终,我理解,坦然面对才将是最终自己面对自己人生的最优方式,面对它,承受它,解决它,放下它,放不下就慢慢放,也都是允许的。
了解自身的因果,也就是之前说过自我分析的一个全过程,向回看,向内求,一切答案都出于心。面对因果,为自己负责,顶天立地,如果可以,成为一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