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是能看到本质的人,上学的时候,身边总能发现这样几个同学,平时也没咋见人家看书,也是该玩玩,该睡睡,没见比你多看多少书,多做几道题,但人家就是厉害,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进入职场,同样的现象也发生了,也有着这样几个人,平时看起来懒懒散散的,也不怎么动,但是业绩却做得不错,你总感觉他们运气很好,上天眷顾,但真的只是运气好吗?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在同样的时间产出却比你高呢?
1,做事是有技巧的,过分的勤未必能补拙
上学的时候我讨厌这样一种人,平时非常勤奋,每天都在拼命的刷题,找他玩也不愿意玩,挂在嘴边的永远都是一句话,“我没你们学习好,所以我要弯道超车,努力追上你们”,就喜欢做题,看书,整理的错题集有好几本,对于学习十分的勤奋,但是成绩就是上不来,反而有时候还会倒退。面对这样的情况,你应该也会疑惑过吧,不是说勤能补拙吗,难道流传了千年的古话错了吗?
勤能补拙是良训,但是什么是勤,你真的做对了吗?
仔细研究过我那个“勤奋”的同学,发现她每次有了错题,都是很认真的把它誊抄到错题集上,但你也能发现,很多时候,他的错题下次还会错。这是因为在学习上她缺少了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研究自己的错题,是因为概念不清晰错了,还是没认真审题,亦或是就不懂这个概念?总是在不断的整理错题,缺少了反思这重要的一步,只能同样的错题一次次还是错,同一个坑不断地踩,没有进步。
工作中也是一样,离开了校园,督促你的人就更少了,大家都在忙着做自己的事,除了自己找方法,很少有人专门去帮助你,那些职场中看起来很轻松的人,实际上是下了你没看到的工夫,比如,每天下班后或者睡前反思下当天工作的得与失,同时规划下第二天的工作,当到了第二天,人家工作直接就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了,而你却要在花费时间进行思考,要花时间想想今天要做哪些工作,时间就这样被浪费掉了,每天差一些,慢慢的差距就被拉开了,而这种差距并不是简单的靠勤奋就能弥补的,而是一种战略上的胜利。勤奋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深度思考后的快速行动。
2:勤奋,不是看你工作有多“努力”,而是看你的效能有多高
效能,就是看你单位时间产生的价值有多大。我们常常有这样一个思维误区,就是觉得每天让人看起来十分勤奋,可以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所以我们身边常常会有这样一群人,每天早早的到公司,走的也很晚,给人感觉就像是住在公司一样,但是同样的,你也能发现,这样的人真实情况是做出成绩的反而不多。
我有一个下属小任,就是这种情况,公司规定工作时间是每天早上8点半到下午6点下班,而他每天几乎8点之前到公司,晚上将近8点才回离开,说他是程序员式的886工作也不为过,给人很勤奋的一副模样,但是业绩却低的可怜,我在自己空闲时间关注了他几天,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老是觉得他勤奋,但是实际上他的工作完全是没有章法的虚假勤奋,早上来了,按理说应该先跟昨天的意向客户发下信息,优先做一天中最重要的事,而他却恰恰相反,来了之后竟然先处理不知道多久的客户的售后,当别的同事已经开始陆续开单了,他才开始跟客户打电话,但还不是准意向客户,而是陌客开发,跟客户的聊天也是一板一眼,看不出任何专业和感情色彩。当别人都下班走了,他还在慢慢悠悠的不知道做些什么。所以这样一天下来,产生的结果自然不如人意。
3,找问题一定找到本质问题,不然就是白忙活
《教父》中有这样一段台词:在一秒钟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起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同样,学习职场精英,不止要看别人是怎么做,更要去学习他的动机,不然你是学习不到真正的本领的。很多时候我们学习都只是学的表面东西,自认为得到了宝藏,但实际上真正有用的其实是你看不到或者忽视掉的本质的东西。
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影响,分批复工,我有幸跟公司的销冠分到一块,工作中我看他也不怎么给客户打电话,没事也是玩手机,我就跟他学习,他干啥,我干啥,但是到晚上收工的时候,人家开了七八单,我却只有寥寥的两三个订单罢了,很是纳闷,不明白为什么“同行没有同利”。后来仔细研究下发现了规律,我只看到了表面上的同事该玩玩,该工作工作,却没有看到他工作背后的方法技巧。早上来了优先对这几天联系过的客户进行问候,然后发朋友圈,看似是在玩手机,实际上却在做着给客户朋友圈进行评论,加深互动,所以一会他的客户来咨询了,我却冷冷清清,看似都一样,实际不一样。他玩也是在工作,工作也是工作。而我确是工作是工作,玩就是玩,自然最后产生了差别。所以,表面你很容易看到的,永远是没有大用的,只有踏实下拉沉淀,找到表象背后核心的本质,才能真正的变得不一样。
高手的努力深入而轻松,普通人的努力肤浅而痛苦。每一个看起来毫不费力的职场牛人,背后都在拼尽全力,只不过你没有看到罢了。学会捕捉核心问题,学习本质,下一个牛人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