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喜欢长跑、爬山、羽毛球,TABATA,喜欢背个大包旅行,长年累月,2个月前开始感觉右膝酸疼。核磁共振检查后发现关节内有少量积液,需要理疗。下面就和你分享“可能是全国最好的运动医学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杨渝平医生对膝关节保护的解读。
关键词:休息自愈,量力而行,静蹲康复
美国机构调查显示,成年人中25%受到膝痛的困扰。50岁或更大年龄的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成为膝痛的普遍原因。近几年来,65及以上年龄的女性,其膝关节置换手术(knee replacements)大量增加。英国的女性,其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发生率增加了三倍,美国更是增加了八倍之多。
膝关节急慢性疾患发病率很高,即使你今天安然无事,由于训练、走路、各种动作不当,中老年也有很大机率患上膝关节慢性疾患,所以大家切记保护好自己膝关节。
大部分运动损伤要注重休息自愈
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早在二千多年前就说过:“人体的自愈能力是治疗疾病真正的灵丹妙药”。
很多运动损伤都是可以自愈的。不要着急去干预和影响它的自愈过程,适当的注意和休息才是最值得坚持的!药物和仪器治疗通常只是一种辅助方法,不要把药物作用看得过重,也不要认为不开药的医生就是不负责任。正视人体的自愈能力是每个人应该建立的观念。别被疾病所累,生活也会更加愉快。
爬山不利于保护膝盖
膝关节是人体运动最多、负重最大的关节之一。一般来说,扭转最容易导致膝关节损伤。像一些扣球的动作,尤其是足球、篮球等运动中一些斜切、转身、拐弯等动作,都比较容易造成膝盖受伤。像跑步这种运动,路线是直线,受伤就会比较少。
爬山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但却不利于保护膝关节。因为,上山的时候,膝关节负重基本上就是自身体重,而下山的时候,除了自身体重以外,膝关节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这样的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损伤。髌骨、半月板、关节面的摩擦加剧,很容易造成伤害。
根本就没有什么“跑步膝”
经常跑步,有些人会担心有“跑步膝”,这个说法对吗?
杨渝平说,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跑步膝”,起码我们临床上不讲“跑步膝”这个概念。如果感觉到不适,一般就是软骨损伤、肌腱末端病、滑膜炎等等。其实,只要运动量控制好了,跑步很少造成损伤。所有的运动都要适度,我总结就是四个字:量力而行。
千万不要总拿自己跟运动员比。职业运动员每天都在训练自己的肌肉力量、身体柔韧性、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等,他们对自身的解剖结构、功能状态以及伤病防治常识有相当的了解。
另外,职业运动员身后通常都有一个强大的医疗、康复团队。而这些条件,都是普通人所不具备的。因此,请普通的体育爱好者时刻记得:运动是给我们的业余生活增加乐趣和健康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滑膜炎不能治标不治本
杨渝平提醒,如果自己感觉膝关节疼痛不适,就休息一下,暂时不要运动,休息到疼痛减弱或者消失为止。如果急性损伤比如韧带损伤,那就最少得休息三个月以上了。俗话说,“伤筋动骨100天”,我们还得遵从这些规律。
很多人都认为得了滑膜炎就应该赶快治,比如吃滑膜炎颗粒等,这种想法对吗?
好多人都说“我滑膜炎了”,非要治滑膜炎,其实滑膜炎只是一个结果,不是病因。而实际上,我们应该去治根本。滑膜很特殊,滑膜其实就是关节囊的内层。滑膜炎是由于其他组织坏了刺激产生的,如果大家都去治滑膜炎了,最典型的比如说吃滑膜炎颗粒什么的,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也不看看是不是半月板坏了,也不看看是不是韧带断了就瞎治,肯定治不好。
急性扭伤,要遵循“警察”原则
无论出现哪种膝关节扭伤,最初的症状都有可能是疼痛、肿胀,影响走路和运动等等。通常经过数天的休息,都会得到暂时的缓解。但很多疾病并没有实际性恢复,只不过不疼不肿了。所以,建议大家,无论出现什么形式的膝关节的明显的扭伤,都应该到医院找专业的运动医学医生或者骨关节科的医生看病,需要治疗的早治疗,以免耽误。当然,你可以在去医院之前,先做冰敷、制动休息等保护,通常会有很大的帮助。
关于关节扭伤的应对方法,以前我们认为,受伤以后应该打石膏,完全不能踩地、不能活动,应该休息。结果经过很长时间的实践证明,还是适度活动比较好。在疼痛能够忍受的情况下,适度活动会比完全制动恢复得更快,这就变成了POLICE原则。
非常不建议使用跑步机
很多人尤其是白领,热衷于办健身卡,在健身房里用跑步机跑步,或者在家里购置跑步机,一跑就是一个钟头。在跑步机上跑步,对膝盖的损伤到底有多大?
非常不建议大家使用跑步机跑步,跑步机对于膝盖的磨损是特别大的。
跑步机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是定速的,你速度稍微慢一步,就从跑步机上掉下来了。但是你想想,一直按照同一个速度,一跑就跑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受得了吗?如果膝关节和肌肉的协调性跟不上的话,会对膝关节的半月板、软骨形成震荡损伤。
运动时佩戴护膝也是误区
有些人运动时戴护膝什么的,最好不戴。只有受伤的人需要戴,我们普通人能不戴就不戴。
道理很简单,《CELL》杂志最新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通过研究,知道了环境对于人健康的影响远远比遗传大得多。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健康地在这个社会上成长,必须适应环境,而不能只依赖遗传。
回到活动这件事上来,你必须让你的膝盖去适应外界这个冲击,你的膝盖才能有劲儿,才能好。你一上场就绑护膝,可想而知,膝盖好不了。没有适应的过程,那你就永远不会提高。
保护膝关节,游泳最好
那什么运动对膝关节最好呢?保护膝关节,当然游泳最好了。跑步、走路也可以,最好不要爬山。爬楼梯对于正常人来说没问题,但对膝盖不好的人就不太好了。
穿高跟鞋对膝盖非常不好
杨渝平介绍,台湾地区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穿高跟鞋上下楼梯时,髌骨承受的重量可达到体重的7至9倍。常穿高跟鞋与女性髌骨软化有很大的关系。髌骨软化是指髌骨软骨因磨损、创伤引起的退化、变性,通常表现为膝盖前方疼痛,按压髌骨有钝痛和摩擦感,上下楼时膝盖疼痛,尤以下楼为甚。
此外,过度肥胖也会损伤膝盖。关节就跟滑轮的作用一样,上边在拉它,下面的重量越大,压在腿上的平行分力就越大。
保护膝盖:不靠护具靠肌肉
生活中如何保护膝关节、预防膝关节损伤呢?
一个是注意控制运动量,如果感觉膝盖疼痛就要休息。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我们想膝关节不受伤怎么办?不是靠护具去保护,而是靠肌肉去保护。平时多练肌肉力量,另外还有你的反应性、敏感性等等。当然,也要学会注意休息,练得太多也不好。
另外,膝盖在寒冷的冬天更易受伤,因此冬春季节,还应注意膝盖保暖。
静蹲:值得推荐的锻炼方法
静蹲,是我们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极其适合普通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的锻炼方法,主要是锻炼股四头肌肌肉力量。
它因为采用了静止不动的锻炼方式,所以既合理,又容易坚持。
另外,这种方式在哪里都可以锻炼,也不需要辅助器材,所以可行性非常高。不但可以治病,也是平时运动不多的朋友提高肌肉力量和能力的非常好的锻炼方法。
具体练习方法是:背靠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逐渐向前伸,和身体重心之间形成一定距离,大概40~50公分。此时身体就同时已经呈现出下蹲的姿势,使小腿长轴与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不要小于90度。一般每次蹲到无法坚持为一次结束,休息1~2分钟,然后重复进行。每天重复3~6次为最好。
另外,蹲的角度非常有讲究,因为维持姿势的肌肉有“溢出效应”,简单地说就是每部分肌肉只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起维持姿势的作用。所以,静蹲最好分不同的角度来做。例如30、60、90度3个角度,效果则会更好。蹲的时候,最好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角度进行。否则,练习不当会加重损伤。
对抗性运动中,如何避免膝盖损伤?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运动时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你觉得这个球够不着,你够它干嘛?你硬要上去够,那就只能损伤了。像那些对抗性的运动,人家明显比你胖多了,你非得跟他撞,那他就只能把你撞飞了。大多数损伤都是怎么造成的?
量力而行,就很少受伤。
所以,从硬件上来讲,建议尽量选择专业一点的运动场地和运动装备。鞋非常重要,进行哪项运动,就尽量要用专业的鞋,这样会减少受伤几率。
技巧上来讲,尽量按照标准、专业的动作去训练,减少运动伤害。另外,运动前做一些热身运动、运动后做一些拉伸和放松,都是很有好处的。在一些球类运动中,要尽量避免扭转,尤其是不适当的扭转。
走路是很好的运动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4年发布的简报中指出,缺乏锻炼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同时世卫组织认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有数据统计:每走一步,可推动人体50%的血流动起来,活血化瘀;可挤压人体50%的血管,是简单的“血管体操”;至少可运动至少可运动50%的肌肉,有助于保持肌肉总量。民间也有句老话“百练走为先”。长期徒步对于整个的心、肺功能都有很大的锻炼作用,而且走路的时候需要消耗热量,那么对于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和促进肌肉的发育,以及增加韧带的强度都有好处。
在运动产业盛行的今天,大量资金涌入运动营销,渐渐的,大家的审美甚至都产生了变化,腹肌、登顶、跑马变成了有钱有闲和社会地位的佐证。但男神女神背后的专业教练、医疗团队、后勤团队是大家没有看到的,营销背后的经济驱动,也是不会轻易告诉受众的。所以,大家不要被肌肉图、鸡汤文误导,身体是自己的,合理的运动量,才是长久之计。毕竟,运动是为了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