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聆听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专题报告会。“什么是好的教育?”面对着李老师的一次又一次的提问,不禁扪心自问,反思自己:我的答案是什么?
什么是好的教育?“以牺牲孩子的健康快乐为代价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李老师以自己或他人的感人的教育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教育。
一、好的校长就是好的教育
李老师在这里让我们认识了“丑小鸭”中学的校长——詹大年,一个没有荣誉的校长。詹校长招聘教师的条件:①爱学生,无条件。因为我们的学生还走在成为天才的路上。②尊重个性,关注人性。③有专业的学科功底;爱笑、会玩。好的教育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它让学生找到存在感,有被尊重的感觉。这所学校专门招收来自全国各地叛逆、厌学的孩子,帮这些“问题少年”化解情绪,规范行为,让这些孩子重拾自信,做回阳光少年!詹大年说:不怕牺牲的投入,不记后果的信任,不知深浅的探索,永不放弃的执着……,有了这几点没有办不好的教育。
二、好的老师就是好的教育
张文质老师曾说:一个孩子没有好的出生,就要有一所好的学校,如果没有一所好的学校,就要有一个好老师!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
什么是好老师?
课上的好。孩子听到上你的课很兴奋,总觉得时间过得快,盼着上你的课。
班带得好。很温馨、很温暖、充满正气
分考得好。每个孩子都达到最好的水平,有不同的进步。
会转化后进生。
“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阅读;不停思考;不停写作。
做好老师,除了要有理想信念和扎实的知识素养,更重要的是要有——爱。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孩子,走进他们的心里……
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提升,才能成为好老师。
三、好的校园就是好的教育
校园是属于孩子的,要有儿童视角,、儿童元素。李镇西老师曾当校长的成都武侯实验学校,校园的布局,校园的标语等等都是站在儿童视角设置。 校园中陶行知的雕塑不是放在高高的台子上让学生仰视,而是摆放在地面上,和孩子们平视,给孩子们足够的亲切感,仿佛面对面和伟人们交流。校园中贴的也不是名人的照片,名人的言语,而是学校老师和孩子们日常抓拍的美好瞬间,就连学校大门口的学校名称几个大字都是让学生们自己书写,从中选择写的好的复刻出来的。李老师说好的校园要有孩子的痕迹。
四、编织童话的教育是好的教育
当今学校没有学生,只有考生。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有意义、有意思的教育。什么叫“有意义”?指站在成人的角度看教育,教书育人嘛,失去了意义就没有教育。但还得有“有意思”,这是站在儿童的角度感受教育——有意思吗?好不好玩?李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写信给谷建芬老师请她帮他们的班歌谱曲,并接下一段感人的缘分。
五、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未来的教育是好的教育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工作的最后结果如何,不是今天或明天就能看到,而是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见分晓的。你所做的、所说的和使儿童接受的一切,有时要过五年、十年才能显示出来。”我们老师要发自内心的爱这个学生本人,而不是其它。李老师举了一个又一个当年的后进生,而今都非常成功,非常幸福的事例,这些成为了他《教育的一百种可能》的典型案例。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 他们的未来是等值的。
六、给师生留下温馨记忆的教育是好的教育
一段温馨的故事,一个班歌唱了三十多年。当孩子离开学校他能记得老师教给他的“人要善良”。记住温暖,感动这个世界故事。做一个正直、善良的好学生。老师要用自己的爱,温暖学生的心。多年以后在李老师退休之际,天南海北的学子们从世界各地回到母校,再听老师上最后一节课。李老师说:迷恋学生的老师终将被学生迷恋。
最后 李老师提到:好的教育不是在墙上、纸上、发言稿中,而是在美丽的生活中。
接近三个小时的讲座,李老师全程站着,没有喝一滴水,而我们坐着都有些腰酸背痛。讲座精彩绝伦,全程干货,金句频频。那一切都是深度、高度、宽度,更是温度。
但愿自己能够带着爱与暖,带着心底滋生的力量耕耘于教育的原野,让每一个“大卫”自己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