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了一期NLP的课程,课上讲了对人性格进行分类的几个角度,其中“内在标准与外在标准”这个角度,让我印象深刻,感触良多。
内在标准:按照自己内在的标准,来评估自己决定做什么;不喜欢别人来告诉自己做什么,别人的建议只是作为参考;由于不需要别人的反馈,也很少给人赞美。
外在标准:自己做得好不好,需要外界的标准规则进行比较,自己才知道;外界的标准对自己是衡量的准则,甚至是决定的依据,对自己影响巨大。
我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外在标准的人,他人的评价、环境的反馈是我最看重的,这导致我经常忽视内心的声音,忽视自我的需求,经常费劲力气就为了讨一句别人的称赞。当别人称赞之后,我会非常兴奋与开心,但持续不了多久,为了继续获得这种心理的愉悦感,于是开始下一循环努力,去满足外界的标准获得外界的正反馈。
静下之后,会发现自己很傻很可笑,做了太多其实违背初衷甚至违背道德的事情,就为了获得外界的这一丝丝自己觉得很爽的反馈,但又无力走出这种心理模式,不停地循环着。
课上,我问了老师,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可以从外在标准修炼成内在标准,老师回答说不能,但可以自己不断觉察、觉知,当发现自己陷入过度外在标准的状态时,快速进行自我调整。
方法有了,关键是去做,那现在我得好好反思一下自己那些外在标准的行为与状态,也许当自己下一次再过度外在标准时,就能马上觉察到。
人际方面:特别渴望领导的关注与认可,当领导关注我(比如跟我说话)我就会发自内心深处的特别兴奋与激动,而说我几句好话时,有时候甚至能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这种状态下,反而不知道自己如何与领导相处(谁喜欢和如此情绪激动的人相处呢?),也经常招致领导的厌恶,很多时候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此外还不敢表达,明明觉得这件事情不应该我来做,是别的同事的职责,却碍于面子说不出口,怕让人觉得我小气,真的想说时合适的时机已经过去了,也不敢去说去表达,这种自我压抑的情况非常多。接下来要做的是先觉知,觉知到这一份兴奋与激动的情绪,觉知到这一份压抑的情绪,很多时候觉知到了,情绪也没了。
工作方面:工作中,为了达到外在标准,经常会让自己手头上的任务扭曲了方向。比如我是在监督部门,对其他部门会考核扣分,有时候为了扣他们分数多一点(扣得多说明自己监督的力度大),会乱扣分,或者明着说不扣暗地里扣,监督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工作,而我却会把它更多的当做自我展示的平台。
生活方面:尤其在和老婆相处时,不关注老婆情感交流的需求,只知道做家务,然后对她说:“你看,你老公多好,家务做了那么多,谁家的男人做那么多家务”,把达成世俗中一些片面的标准当成好男人好老公的指标,却让最有资格评价的人心灰意冷,实在是南辕北辙。
学习方面:学习了李笑来的专栏后,开始了忙碌的勤奋,最多时订阅4个专栏,此外还要学习其他4项内容,一天最多的时候要学8-9个小时才能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把工作忽略了,把家人忽略了,一心在想着完成学习任务上,因为一学完然后就可以向老婆、战友炫耀自己多么勤奋啊。看中了量,忽略了质,很多时候不得不敷衍应付。
投资方面:投资当然是为了赚钱,但仔细往内挖掘一下,发现赚钱之后的炫耀好像更能满足我的需求。在这种心理支配下,那么耐心的长期价值投资就根本不会去做,只有短线投资才能满足我尽快“炫富”的心理需求。于是为了快速赚大钱,我选择了风险极高的虚拟币投资,为了快速赚大钱我只选择投资ICO项目,为了快速赚大钱我选择了借钱投资(本金40万却借了66万贷款),为了快速赚大钱我今天甚至研究了一下杠杆。
太多太多的例子,过度的外在标准就是我的一个魔咒,让我抱头乱窜地生活了很久,是时候开始觉醒、调整、完善了。
但我知道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修行需得一步步来,让自己保持一份觉知,在过度外在标准时及时调整,逐步达成:让自己舒坦,让他人开心,让事业有质,让投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