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去年从996的互联网公司辞职后,开始认真考虑脱单这件事,一开始理由很简单:精神上需要共鸣、生活上需要陪伴、避免错过最佳生育年龄等等。
【方案】但由于自己是内倾人格,虽然职场上可以扮演活泼外向的角色,但私人生活中极度拒绝无效社交,不喜欢去自己不熟悉(无法掌控社交质量)的陌生人场合寻找目标对象。因此倾向于在自己朋友圈散发脱单信号,请求亲友同事帮助介绍、线上交友APP聊天等。
【自我认知和现状】
我是个对规则抱批判态度,对追求自由坚持到底,对平等天然执着的人,出身江西小县城但对人性探索和个人成长极具兴趣,以自己为实验样本探索人在成长上的潜力。也许跟很多人不一样的是,学习和工作更像是我的社会实验,而不是人生目标。在探索不同可能性和阶段性实现学业和职场履历美化后,目前进入的思考是:我下个阶段想要的人生状态和人生价值是什么。可以肯定是的是自由不受拘束、具备利他属性、能体现我被需要的价值等等。综上所述,理解自己能与他人产生共鸣的概率较小。
性格上:INTP-内倾 理论 理性 自由
爱好:摄影、模特、穿搭,大部分时候能收获朋友圈好评
学习轨迹:江西小镇做题家->江西财经大学本科-> 香港科技大学硕士
工作轨迹:利丰集团管培生(香港)->小红书IP品牌运营(上海)-> 优衣库电商营销(上海)->运动时尚创业品牌合伙人(深圳)->自由职业者(深圳)
【结果】
经过一年努力,无论是相亲还是线上交友,都没有遇到感兴趣的人
【反思】
脱单困难不是个例而是社会性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关注自身也许还要从根本上解决某些客观障碍,比如:
1.主流交友方式无法在短时间内立体展示彼此的成长轨迹、三观、兴趣爱好等,展示和了解彼此的解释成本太高,不易产生兴趣和默契
2.由于社会结构性原因,男女性在婚恋市场的地位和婚恋观上有些许冲突,阻碍了解彼此的动力
3.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现在人生活节奏过快,压缩能付出在感情上的精力
【计划】身体力行去研究改善脱单困难的方案,学习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密关系理论,建立科学、理性的恋爱观念,探索不同交友方式,以期帮助自己和身边好友良性脱单,收获丰富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