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有一个65岁的母亲为了帮儿子还赌债,涉嫌诈骗罪被公诉,可怜母亲已经到了花甲之年,却因为儿子进了监狱,最令人痛心的是,在此之前,父亲已经因为被逼还赌债而崩溃自杀,而最可恨的是,儿子为躲债已经潜逃外地,没有联系方式,至今都不知道父母亲的消息。
01 越有钱,越有人惦记
本来,这是一个小康的家庭,家里因为拆迁拿了四套房,儿子本科毕业,在保险公司做销售,已经结婚还有一个女儿。就因为儿子沉迷上赌博,现在搞得4套房被拿去还赌债还不够,父亲被逼跳楼,母亲被逼从亲戚,同事那儿诈骗而蹲监狱,自己人在外地,儿媳受不了离婚,回娘家居住。
据家里亲戚说,老俩口心软,对儿子太宠,不舍得苛责儿子,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以至于在两年的时间内,就为了帮儿子还赌债而把拆迁的4套房子都卖掉了。
其实上海的郊区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本身也来自上海的郊区,前两年赶上拆迁,我们村也有好几个家庭为了还儿子的赌债而把房子卖了,现在儿子都躲到外地去了,父母为了帮儿子还债把自己的房子都卖了,住到爷爷奶奶家里,家里亲戚朋友也都借遍了,一看到他们家人上门就皱眉头,知道借出去的钱一定打水漂。
而且,听村里的长辈说,现在还有人设局专门盯上这样的人家,知道这些人家里有房子等着拆迁,一定能狠狠捞一笔,就费尽心思拉着年轻小伙子去赌局,玩几把,玩输了,不要紧,借钱给你赌,再输再借,借到一定数目就让你签下高利贷字据,然后开始问他们家里人要钱,已经形成产业链,还有人专门做背景调查的,调查那些家庭家底殷实,像这个例子里的人家就是典型的目标。反倒是那些没钱的,人家还看不上呢,因为知道人家没钱,再榨也榨不出几滴油来。
02 钱财来得太快,消失得越快
什么样的家庭会容易入局呢?钱来得太快,要么家里开厂,有个几百万,算是一个小康家庭,儿子从小宠到大,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要么,就是像这个例子里的,家里拆迁,天上掉下几百万,一下子整个人都轻飘飘了,觉得有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殊不知,自己已经被人家盯上,成为了人家眼中的肉中餐。
据美国的调查显示,近二十年来,欧美的大乐透得奖者的破产率高达75%,意味着每12名得奖者中就有9名破产,正因为钱来得太快太容易,而不懂珍惜,所以花起钱来也毫无节制,奢侈至极,这样的消费方式,纵有金山银山也不够花的。下图为一名英国男子,之前中了970万英镑的巨奖,但后来沉迷毒品,嫖妓,花天酒地的生活而破产,又回去当了一名清洁工。
03 花钱要有节制
其实,回到我们普通人也是如此。你看,每年的双十一,双十二购物节后总有家庭因为妻子爆买而离婚的新闻,这个就是消费不理性导致的,像我今年双十一,就一件东西都没买,看过我之前文章聊聊最近很喜欢的几个二手APP的朋友知道,我一直秉承着扔一件,买一件的原则,鞋坏了,扔了那就买一件新的,不然就一直穿着,现在的衣服啊,鞋子什么的都能穿很多年,真没必要每年买新的。
当然,科技方便了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了新的挑战。信用卡或者花呗们造就了“无痛感”消费,以前买件东西,钱要数半天,在这数钱的过程中,你的心在滴血,而现在刷个卡或者刷一下支付宝,只要两秒钟,两秒钟一晃而过,没有给你的内心造成痛感,就很容易买多,只有每个月还信用卡账单的时候,才惊觉怎么不知不觉买了这么多东西!可是,这样的周期会周而复始地每个月重复。
所以,我非常建议不能控制自己消费的人,少办几张信用卡,少下几个APP,把自己业余的时间丰富起来,毕竟人生的乐趣不是只有买买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