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发现微信里那么多好友,经常聊天的却没有几个?
你是否收到微信好友的群发祝福时,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你是否觉得自己交友广泛人缘好,可是当遇到烦心事的时候真正想倾诉的好友却没有几个?
又或者
你觉得自己性格内向,知心好友不多?
无论你经历了哪一种情景,都不要忘记一个事实:朋友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需要我们付出一颗真心去表达和维系,而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
冯仑曾说过,人一生中交友的极限大概是十个、三十个和六十个。
所谓十个,就是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会去找别人借钱,把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都算上,能借给我们钱的人不会超过十个,这样的人是最亲密的朋友,是我们的安全底线。
三十个则是时不时有通讯的朋友,比如毕业之后还有还保持联系的同学,在一起共事却没有很亲密的同事,有事没事问候一声。
六十个则是关系相对淡的朋友,看到这个人的名字能知道对方是谁,只是很久没有联系。
所以,哪怕朋友的定义再宽泛,一个人能交到的朋友也是有限的。
李筱懿把这六十个人比作流水席,因为某件事相识,事情结束就失去了联系的理由,慢慢从六十个人中消失,被其他新人取代,而那十个人是最稳定的,剩下的三十个人则相对稳定。
友情不是工厂里的流水生产线,无法批量生产,每一份友情都是需要自己维护的,尤其是那些感情笃厚的,可以说是独一无二。
高中时代时我遇到的五个好朋友,毕业后虽然不在同一所大学,但现在一直保持着联系,时不时分享自己的境况,寒暑假回家还会一起去玩。即使有时太忙没时间联系,但每次看到她们的头像心里也总是暖暖的,再次见面发现还是熟悉的配方,因为她们和我一起走过了那片青葱岁月,和我一起经历青春的冒险,我们总是能看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彼此珍爱,哪怕分隔多地,依然一同前行,不觉孤单。
后来遇到的人,我一直保持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因为,我明白,有些人,不必强求。那些注定会成为我们生命里过客的人,不用一味挽留。
而那些真正的朋友,值得我们在心里为她们留下独一无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