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就喜欢看这俩孩子被采访,记者想要煽情,他俩自动屏蔽,主打一个真诚、不内耗。
记者:接下来四年的准备是什么?潘:不是还有四年时间给我考虑吗?
记者:如果要去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你更希望自己在哪些方面去进行提高呢?潘:我还没总结过呢,因为这次比赛提高得有点快了。
记者:除了成绩之外,个人的成长有哪些?潘:可能年龄大了一岁吧。
记者:除了游泳还有什么爱好?潘:睡觉。记者:一天睡多久呢?潘:争取睡满24小时吧。
……
每一个答案都不按套路回答,却又真实到让人嘴角上扬,哈哈。小两岁的全红婵也不约而同地主打一个实在,大喜的日子拒绝矫情和煽情。
记者:别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但实际上你累吗?全(瞬间无语,翻一个白眼):谁不累啊?
记者:今天这个比赛你觉得关键在哪?全:关键在我自己。
记者:拿捏,你知道用英语怎么讲吗?全:不会。记者:我教教你好吗?全:不用了,我不想知道。
记者:哥哥来现场了,有没有什么感觉?全:没啥感觉,我才刚知道。
……
突然好羡慕这种状态。其实人活一世,不管多少岁,最难能可贵的就是真诚带来的这份松弛感和少年感。
这让我想起我的一个十几年的好友,我是理想主义,她是现实主义,很多观念其实不太一致。
可我最欣赏她的真诚,那种被生活和社会毒打以后,依然如孩童般、棱角分明、有一说一的真诚。见多了八面玲珑和圆滑世故,我把这种真诚视若珍宝。
有句至理名言:一两重的真诚,等于一吨重的聪明。所以,哪怕她只有真诚这一个优点,也足够了。
雷军说过:“其实眼里有光的人,是不会精神内耗的。我觉得,没有套路就是最好的套路。很多人都说我真诚,真诚让我一路上有不少贵人相助。”
真诚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质,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真正的高情商,不是会左右逢源谈天说地,也不是能当面一套背面一套,而是始终秉持一颗真诚的心去待人接物。
一切的高情商、一切的相处不累久处不厌,都源于内心良好的修养,源于内心深处深深扎根的真诚。
“神仙姐姐”刘亦菲也说过:“我有刻意训练自己的这点,我觉得做一个真诚的人好幸福,因为没有浪费能量。你可以做很多有益自己、有益别人的事情,自己的进步会更快。”
我发现真正通透的人都已经明白“诚”有多重要,有位年轻人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希望老者给他一些忠告。老者缓缓写下一个大字:诚。问其深意,老者答:“一生所悟,唯此字也。”
经济学的博弈论中曾做过一个实验,研究什么样的交易成本最低,结果显示是大家都坦诚时的成本最低,同时大家获得的利益最大。只要双方都选择说真话,那是成本最低,最经济,最节约的方式。
著名的营销公司华与华,他们的业务之所以能在20年里保持持续增长(不受疫情影响),原因就是坚持“不欺骗,不贪心,不夸大”,这在营销界是比较罕见的。
他们在经过审慎的评估后,哪怕客户有大预算,如果有做不到的要求和服务,也会直接和客户说“这些要求我们做不到,另请高明吧,感谢你”。
经营企业和做人一样,如果能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能”就有可能“无所不能”,就有可能保持持续的成长和发展。
写在最后
岁岁增长的年龄,不是我们磨平棱角的理由。
我们不妨学学潘展乐和全红婵两个孩子的真诚,永远保持少年感,内心柔软丰盈,眼里永远有光。
这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就是所谓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