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有效与否,从某种意义上,和对方无关,和自己有关。
比如自己具有强烈的社交目的,像是参加一场活动,一下就遇到一个“有眼缘”人,如若没达到那么自己便觉得无效了;比如对某种职业,学历,家庭背景,某个地区心存偏见,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眼睛一朝上,心就朝下了。。
然而又是,学历和学识无关,知识和教养无关,人品德行和能力无关。。
人是到了两岁,才有了自我意识,生下来我们也是先看见世界,最后才看见觉察到自己。
而看见自己,往往也是因为世界的反馈才照见了自己的模样。
每一个人出现,都有价值,都是我们人生中的一面镜子,通过他们,我们可以不断照见自己喜欢的东西,确认自己的价值观,照见自己厌恶的东西,确认自己的好恶。。
有时,也只是别人的世界样子,单单拓宽了自己的眼界,让自己了解熟悉的除自己以外的更大的世界。。
发现,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的人,大都(愿意)和“世界”打(过)交道,从自己到与世界不断交锋,最后回到自己,那份笃定是见过世面的笃定做自己。。
而对自己的喜好边界模糊的人,常常逗留在舒适安全的自我地带,即便社交,也会保有很大的心理设防,安全距离。
这当然无关好坏对错。
只是,向死而生,以终为始,这份生活的色彩与模样,是自己喜欢的吗?
倘若和子孙后代讲起过往,会有难忘的段落分享给他们吗?
人是社群动物,说到底,我们再独立,脱离不了人与人相互间的陪伴,照拂,衬托,反馈。。
那么既然怎样都要和他人相连,何不把心,眼睛和耳朵都打开一点,自己以更轻盈自在真挚的状态和他人交互?
如此,不单有效,且有爱更丰富的世界,会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