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朋友圈,各地庆元宵活动如火如荼展开。一派喜庆的节日气氛,晚上带着孩子们出去转了一圈,孩子们还在体育场放了许愿灯。
望着大街上的华灯,灯带,车水马龙,来往穿梭的游人,热闹的露天游乐场所,突然觉得自己的语言很苍白还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描写元宵节盛况的那首词最有概括力了。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想起了唱这首歌的那位台湾著名音乐人陈彼得老人他在《经典咏流传》节目一上台,我被这位74岁的老人感动了,全场包括评委也感动了,燃烧全场。他可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乐坛的领军人物《迟到》《阿里巴巴》《一剪梅》等可都是他创作的呢!
还记得去年我专门在元宵节这一天把北方吃的元宵和南方吃的汤圆做了比较,从制作方法,到口感,馅,煮需要的时间等做了比较。南方人在北方工作生活,北方人在南方打拼谋生,很难严格地说谁谁谁到底是哪里人了。因为已经和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们饮食习惯慢慢融合了。其实元宵节吃元宵还是吃汤圆并不重要,它表达的意思是相通的,那就是代表团圆和幸福。
小时候过元宵节,我们村里就会有外地来的专门现场制作元宵的小商贩们,家家户户会多少买点。平时他们不会来,过元宵节的前一两天会挨村销售,就会转到我们村。那时的元宵。吃起来特别好吃。现在啥时想吃,去超市,随时可以办到。不过更多时候买的是汤圆,元宵也有,本地超市似乎没有过去那么多了。是不是这就是南方美食逐渐占领北方市场的冰山一角?
推广开来,特色小吃,火锅,米线,鱼头王等好多市场大有南方渗透到北方的趋势(一孔之见,有失偏颇,没有数据支撑,仅仅是直觉,自我推测)
甚至包括服装行业也是。受那口子工作的影响,别的行业领域不太熟悉,对于服装行业我是深有体会,广东广州的服装,江苏常熟的服装,浙江嘉兴的服装,武汉的服装等等太多了,这些地方的服装大量在北方销售,不是说北方没有服装批发市场,比如河北石家庄是北方比较大的服装批发市场。
我的体会是:好多南方人在北方做买卖,感觉南方人,聪明能干,辛苦一年,把北方的人的钱挣的钵满盆盈时,就回家过年去了,好多人老家修的阔气的小洋楼,别墅,要么不盖房,要盖就是三层或者五层的楼房,感觉他们真了不起,只是家乡的房子修的再漂亮,一年到头也住不了几天,年后继续来北方做他们的服装生意。
在他们批发服装市场附近租赁的房子,走到我们省城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耳边总是会时不时传来南方人的说话声。
此时脑中再次浮现出体育场上空升起的此起彼伏的许愿灯,它载着人们对2019年的期望,心愿,越升越高!但愿升许愿灯的人们如愿以偿!
我催促孩子们该回家了,可是儿子不愿离开,他喜欢展开双臂去追逐许愿灯奔跑,直到灯越升越高,再折回来看人们放许愿灯,凑过去看人家点火,等待空气把许愿灯的纸罩涨满,鼓鼓的,许愿人手拿着灯下方的细细的铁丝,把灯轻轻往上一推,灯就开始借着风势徐徐上升了。他就继续追逐,一次次的这样,乐此不疲!
我许诺女儿明年今日我们还来这里放许愿灯,这样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