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三个有趣的汉字:"卫""子"和"也"。
1."卫"字甲骨文上部和下部都是一只脚,中间的"口"表示一个区域或城市。连起来,脚街在区域或城市周围巡回,表示保卫。《说文》:"衛,宿卫也。从韋、币,从行。行,列卫也。""卫"的本义是"保卫"。由"卫"引申为(1)"箭上的羽毛"如《论衡 儒增》:"将弓射之,矢没其卫"(用弓箭射它,箭射进去,看不见箭尾的羽毛。)
(2)借作"驴"的别称。如《聊斋志异 胡氏》:"次日,有客来谒,絷黑卫于门。"(第二天,有客人来访,把黑驴拴在门前。)
(3)由"保卫"引为为"卫士","防护人员"。如《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秦伯送给晋国三千个卫士)
2."子"字甲骨文像两只小手上下活动,下肢裹在襁褓里的幼儿形,其头部比较大,这正合于婴儿的特点。《甲骨文字典》也有相应的解释。"子"的本义指"婴儿"。由它引申而来的16个义项十分常用。"子"与"巳"的甲骨文字形十分相似,要注意区分清楚。
3."也"字金文象蛇的头部。《金文编》:"也,与它为一字。""它"即"蛇"初文。"也"的本义昆"蛇"。
现本义消亡,虚化作副词、语气词和助词等。
继续关注,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