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泛印度化英式咖喱的广泛传播
【知·食】的目的,是将准确的、真实的、纯粹的饮食内容推给真正喜爱吃食的你。
我是裸食,愿你喜欢。
【题记】
地道香料的印度风咖啡馆、追随主人回国的印度厨师,掌握印度烹饪的水手妻子、英印人家信中的烹饪菜肴、英印人退休度假带回的泛印度化烹饪术……印度食物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英国饮食文化之中。
《知·食》郑重推出《印度》连载专题,以印度料理为主题,看印度的风土人情、轶闻趣事、社会变迁……
在咖啡的苦涩中,在水烟筒的轻烟中,退休的东印度老职员回想着往昔的印度生活……
【地道的印度风咖啡馆】
1811年,从《泰晤士报》的广告中,回到伦敦的东印度公司退休职员发现,在查尔斯街与乔治街的交角处,第一家印度咖啡馆开张,在此可以享用到最完美的印度菜肴。这里装饰着印度景色的绘画,东印度老雇员坐在竹子和藤编的椅子里,品尝着英格兰无处可及的咖啡,或者在单独的吸烟室,边用水烟筒吞云吐雾,边回忆印度的往昔生活。
咖啡馆的印度老板萨克·迪安·穆罕默德保证,为保证印度的正宗口味,使顾客有故地重游的感觉,菜肴和水烟筒的香料、油、香草,都是印度直供的。资助人查尔斯·斯图尔特把这里称为“水烟筒俱乐部”,谣传他在印度时每天要在恒河中沐浴,并且拥有16个印度妻子。
【追随主人的印度厨师】
虽然迪安·穆罕默德印度咖啡馆的食物和环境都在《美食家年鉴》中评价甚高,但却在开张不到两年就破产了。可能的原因是,定居在波特曼广场附近的英印人,能够负担起雇佣印度厨师的费用。因此,回国的英印人不愿将自己低声下气、温良恭顺的印度仆人换成粗声大气、蛮横无理的英国女佣,便依例将自己的女仆、男仆和厨师一并带回了英国。
印度厨师对“咖喱”传播到英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些印度厨师的命运,却如浮萍般摇摆不定。约瑟夫·索尔特在《英国的亚洲人》中描述了许多这样的案例,前往英国的旅程最终毁掉许多印度厨师和家仆。林加·斯瓦米15年前跟随一位欧洲先生回到英国,但当主人死后,他与英国的妻子和孩子甚至沦落到行乞为生。报纸上写满了印度仆人的刊登启示,希望能在返回印度的家庭中找到工作,从而摆脱这种衣食无着的命运。
【备受排挤的奈鲍】
跟随主人回到英国的印度厨师之所以命运难测;是由于英印人回国后的境遇也充满不确定性。比如,萨克雷家族的初创者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他曾在印度孟加拉丛林密布的蛮荒之地撒乐特区,担任东印度公司的收税人。在此期间,他通过围捕大象转卖给公司,赚到了一大笔财富。这笔财富,使他不仅得到一位漂亮新娘,而且年仅27岁就得以退休。回到英国米德尔萨克斯的哈德莱后,买了一座乡间小庄园,过着平静安定的生活。
像他这种退休后的东印度公司职员被称为奈鲍(Nabob)(裸食注:nawab的英文讹误发音,指一个地区的总督或长官)。许多的英印人退休回到伦敦后,不仅在乡间购买不动产,而且还购买议院中的职位,从而晋升为英国社会精英。但由于威胁到旧有贵族的权利,因而常常被攻击为社会暴发户。在当时的许多喜剧、书籍和报纸中,他们都被描述为笨拙、可爱、卑微的滑稽形象。
比如,《名利场》中卜格雷·窝拉地区的收税人乔瑟夫·塞特笠,被描述为一个呆头呆脑、贪婪多欲的角色,经常被非正统派的女主骗得团团转。并因肝脏问题、过于肥胖、游手好闲和好逸恶劳等问题而饱受折磨。《钮可谟一家》中,把为人和善的孟加拉骑兵纽可谟上校描述为“身穿宽松裤子、留长胡子、面色发黄”的奈鲍形象。这位上校最终在班德库银行破产时倾家荡产,依附于他的印度家仆也是前途堪忧。
【水手妻子的印度烹饪】
逃跑的印度家仆,极可能会消失在伦敦地区东印度贸易产生的黑社会中。圣保罗教区的清洁工雷蒙,得到尼泊尔大使的垂青后,在华特夏贝尔和萨德维尔高街附近的寄宿公寓中,经营着鸦片生意。东印度水手在等待船只出航的空隙,便会在这里蜷曲在床上,吸食鸦片。许多水手弃船上岸,以行乞、偷盗、当清洁工和卖便宜货的小贩为生。也有向郊区上流人士出售咖喱粉来维持生计,或成为返回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职员家中的厨师。
部分东印度人无法负担带印度厨师回国的费用,也找不到合适的印度人,就会雇佣像萨拉·谢德这样,在印度人和欧亚主妇中学会印度咖喱的水手妻子。她们的印度烹饪技巧能帮她们活下来,通过为不同的东印度家庭做咖喱,而远离囚犯工厂。
【家信中的印度菜谱】
印度食物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英国饮食文化之中。蜗居在家的英国家庭主妇们,从身在印度的儿子或兄弟的家信中,获得大量详细的菜谱。比如,威廉明娜和斯蒂芬娜·马尔柯姆就在厨房笔记中,收录了兄弟们寄回的“如何制作莫格莱汤和印度泡菜的用法说明”。
【英印人带回的折中菜谱】
陪伴丈夫前往印度的英国女子,将印度厨师的折中菜谱收集起来;当英印人退休或回英国度假时,便会指导自己的英国厨师制作咖喱的技艺。
萨克雷的《名利场》中,乔瑟夫·塞特笠的母亲提到,儿子的交往对象蓓姬·夏普为了博得乔瑟夫的欢心,决定忍受辣椒胡椒的折磨试吃咖喱。由于辣椒的名字听上去像是“某种凉的东西”,当乔瑟夫父子恶作剧的递过来一只辣椒时,她漫不经心的接过来吃下去,却发现辣得难以承受。结果蓓姬忍不住放下淑女的矜持与尊严要水喝,惹得塞特笠父子哄然大笑。
但实际的英国生活中,英印人经常成功的将印度饮食引荐给亲朋好友。比如,萨克雷就在叔叔婶婶们的餐桌上,爱上了咖喱的味道;甚至还热情洋溢的为此写诗:
我亲爱的姑娘做了三磅小牛肉,把它细细的切成小方块;五头洋葱紧挨着那小蹄子(最大的是最好的,她想),再加上黄油近半磅,将她们放在锅中熬炖至变色。我那灵巧的小姑娘要接着干嘛?她将肉丢进可口的炖菜中,加上三大汤匙咖喱粉,以及牛奶一品脱(也许那样最醇厚),待到此菜煨炖半小时,她将倒入挤好的柠檬汁。接下来,老天保佑她!接下来她将那只甘美的锅,慢慢地煮一煮——热气腾腾的端上桌。(附言——牛肉、羊肉、兔肉随你选,龙虾、对虾或是各种鱼,全都适合做咖喱。只要做到这一切,菜肴让皇帝也会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