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种天然的生命力,每一个人出生就有。荒着让生命力从里面发生,学习,自然而然就发生了。很多人不敢这样做,但这是重新寻找生命力的最好办法。”
在家上学的第一年,木耳娘对女儿进行了放养。在她看来,在家上学要回到学习的本质:孩子的学习是属于孩子自己的,成人要放弃控制,让学习在孩子那里发生。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孩子自由是第一步。于是,在草木茂盛的宽敞院子里,木耳爬树、发呆、拯救受伤的刺猬、和小伙伴玩躲猫猫、做各种手工饰品,还会带着她的狗“富贵”去公园散步……只要孩子的活动有安全保障、处于法律和道德允许范围内,对于女儿每天做什么,木耳娘基本放手不管。能够自由地玩耍,是木耳对在家上学的初体验。
在自由的背后,木耳娘最希望给予女儿的,是她认为“我可以”的意识,是她有“我对自己的意志有把握”的信念。木耳娘相信,只有这样,她才能相信自己有能力把想学的东西学好。如此,童年才会为女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她的生命银行存储受用一生的生命能量。
为此,木耳娘充分鼓励木耳做她感兴趣并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木耳每周都会下厨房,跟着大人一起为家人和小伙伴做饭、做点心。现在的她,做起红薯派、冰皮月饼、西瓜汁、野菜包子来,已是游刃有余,俨然一副“小厨娘”的架势。木耳还非常喜欢做手工,在过去几年,她和小伙伴一起,利用买来的或身边二手的材料,美滋滋地设计、制作各种玩意儿:首饰、提包、具有五彩斑斓几何图案的印染桌纸和灯罩、话剧表演服、万圣节面具、给姥姥织的围巾、寿司盒子制作的插花作品……
从木耳娘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尊重孩子天性、鼓励自主探索的教育方式。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也应更加科学、人性化,重视孩子的天性。
1. 尊重孩子的自主学习权
木耳娘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成人应该放弃对孩子的过度控制,让学习自然而然地发生。这种观念强调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兴趣去探索世界。
2. 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
在宽敞的院子里,木耳可以自由地玩耍、探索,这种自由不仅限于物理空间,更体现在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上。木耳娘允许孩子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自由活动,这种宽松的环境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自信和自我效能感
木耳娘希望给予女儿“我可以”的意识和“我对自己的意志有把握”的信念。这种信念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它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想学的东西。这种自我效能感将成为孩子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强大动力。
4. 鼓励实践,培养动手能力
木耳娘鼓励木耳做她感兴趣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做饭、做点心和手工等。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木耳的动手能力,还让她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从实践中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注重创意和创新能力
木耳和小伙伴一起设计、制作各种玩意儿,这种创造性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优化设计,这些经历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木耳娘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充分体现了尊重孩子天性、鼓励自主探索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信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