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简介
孔子,姓孔名丘,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祖先是宋国贵族成员,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在孔子出生以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贵族地位,迁到鲁国。
孔子一生事迹详见《史记》的《孔子世家》。从中可知,孔子年轻时很穷,五十岁时进入了鲁国政府,后来做了高管。一场政治阴谋逼他下台,离乡背井。此后十三年他周游列国,总希望找到机会,实现他的政治、社会改革的理想。可是一处也没有找到,他年老了,最后回到鲁国,过了三年就死了,死于公元前479年。
二、孔子和《六经》、孔子作为教育家
在孔子的时代以前已经有了《六经》。《六经》是过去的文化遗产。《六经》又叫做“六艺”,是周代封建制前期数百年中贵族教育的基础。可是大约从公元前7世纪开始,随着封建制的解体,贵族的教师们,甚至有些贵族本人——他们已经丧失爵位,但是熟悉典籍——流散在庶民之中。他们这时靠教授典籍为生,还靠在婚丧祭祀及其他典礼中“相礼”为生。这一种人就叫做“儒”。
不过孔子不是普通意义的“儒”。孔子作为教师,他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同时,孔子还是教育家,他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给予它们以新的解释,这些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家的人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
正是这样,才使孔子不同于当时寻常的儒,而使他成为新学派的创建人。正因为这个学派的人都是学者同时又是《六经》的专家,所以这个学派被称为“儒家”。
三、孔子的一些理论
1. 正名:“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每个名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含义就是此名所指的一类事物的本质。因此,这些事物都应当与这种理想的本质相符。
有学生问孔子,若要您治理国家,先做什么呢?孔子说:“必先正名乎!”
有个国君问治理国家的原则,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 仁、义:关于人的德性。
义: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
仁:“爱人”。不光指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
3. 忠、恕:忠恕之道,“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之所欲,亦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
4. 知命: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这样,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
在儒家看来,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但是,他若是竭尽全力,总还有一些东西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以内。因此,人只有已经做了他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东西才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静地、无可奈何地接受它。这才是儒家所讲的“知命”的意思。
如果做到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就永不失败。因为,如果尽了应尽的义务,在道德上算是尽到了,这与行动的外在失败并不相干。
这样做的结果,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
四、孔子的精神修养发展过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五时,志于道。“道”:用来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朝闻道,夕死可矣。”
三十时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立于礼”;“不知礼,无以立也。”
四十时成为了知者。“知者不惑”。
到了五六十,认识到天命,并且能顺乎天命。
到了七十就能从心所欲,所做的一切自然而然的正确。代表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