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承接上文):
孔子在陈国断了粮食,跟随的人都饿病了,起不来。子路满脸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但还是坚守道义,小人一穷就无所不为了。"
原壤两腿像八字一样张开坐在地上,等着孔子。孔子骂道:"你小时候不讲孝悌,长大了无所作为,老了还不死,真是个害人贼。"说着用拐杖敲了敲他的小腿。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本领,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
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没法雕刻什么,粪土做的墙壁没法粉刷,对于宰予何必去谴责他呢?"孔子又说:"开始,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宰予这人使我有了这一改变。
孔子说:"有错却不改正,这个才真是错误啊。"
司马牛问怎样才算是君子。孔子说:"不忧虑不害怕便是君子。"司马牛说:"不忧虑不害怕,便是君子了吗?"孔子说:"自我反省,无愧於心,又有什么值得担忧惧怕呢?"
孔子说:"曾参啊,我主张的道是有一个根本的宗旨而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的。"孔子出去后,别的学生问曾参说:"老师的话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主张的道,不过是忠诚、宽恕罢了。"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呢?"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得和颜悦色,表现出过分的恭敬,这种人左丘明认为是可耻,我孔丘也认为是可耻。内心对人藏着怨恨,表面上却同他要好,这种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 。"
孔子说:"作为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那怎么能行呢?如同大车没有安横木的倪,小车没有安横木的軏,靠什么行走呢?"
有人说:"用恩惠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用什么来报答恩惠呢?拿公平正直来回答怨恨,拿恩惠来报答恩惠。"
孔子说:"内含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多于内含的质朴,就会显得浮夸虚伪。只有把文采与质朴配合恰当,才能成为君子。"
孔子说:"君子泰然安舒却不傲慢放肆,小人傲慢放肆而不泰然安舒。"
孔子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
樊迟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在家能恭敬端庄,做事能认真谨慎,对人能忠实诚恳。这种品德即使到了偏远的夷狄之邦,也是不能放弃的。"
子夏说:"君子的态度使人感到有三种变化:远望严肃可畏,接近了则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则感到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