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韵千年》“六大看点”迷人
沈阳故宫博物院创新合作办展可资借鉴
沈阳故宫博物院携手玖珅雅堂推出“窑韵千年——玖珅雅堂藏历代精品瓷器展”,7月1日--9月17日,在沈阳故宫开展。该展分“宋金元明”与“清、民国”两个单元,以时间为序展示了130件瓷器。回顾此次展览,其有6个特别看点令人心头萦绕。
1.一级博物馆为民间收藏搭台。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其“宫高殿低”的建筑风格,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绝无仅有。1961年国务院将沈阳故宫比肩北京故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还共同在宫廷遗址上,建起了风格一致的博物院,也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沈阳故宫博物院贯彻习总书记“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的精神,创新了一种与民间收藏合作办展的方式,既,由沈阳故宫博物院提供场地搭台并主办布展,由民间收藏单位提供藏品,共同携手办展。
按照这种合作展览方式,继举办了“清瓷之光--玖珅雅堂藏清代精品瓷器展”,收到良好反响后,这次又举办了“窑韵千年——玖珅雅堂藏历代精品瓷器展”,展品全部为民间收藏。而作为国有文物的重要补充,民间藏品能在国家一级博物馆展出的展品,自然标准要高,要很有品味。沈阳故宫博物院积极为辽宁本地收藏家、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这无疑扩大了展览的内容,也无疑大大提升了博物馆地域性的贡献率。
2.瓷器展罕见一脉千年不断。中国瓷器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唐代之前的烧瓷温度普遍在800-1000度,未完全脱离陶器的局限。至宋代瓷器的胎体才普遍达1200℃~1300℃的高温焙烧。在中国古代瓷器中,宋瓷一改唐代华贵富丽之风,器形优雅、釉色纯净、古朴深沉、图案清秀,是瓷业真正成熟和最为繁荣的时期。“无论从质量还是品种来说,宋瓷都属于中国瓷器中最顶尖的代表。”为此,本次瓷展从宋代开始。
在国内的瓷器展中,有专题展的“空明流光——宋瓷·五大名窑特展”,有断代展的“大窑·荣曜金代磁州窑多彩瓷器展”,有荟萃展的“中国名家瓷器艺术展”等,辽宁省博物馆常设瓷器展馆,则展示的是明清瓷器,这些展览都各有光彩,都各有灵庙,都各有千秋。但沈阳故宫博物院依托民营收藏单位“玖珅雅堂”,突出特点是提供从宋代至民国,绵延千年的130件瓷器藏品,让人能一眼千年,无疑是别有风骚,无疑是难能可贵。
3.精品瓷器持续推高展览热度。说一千道一万,瓷器展最终是看瓷器,或者说,瓷器品味决定展览成败。“窑韵千年——玖珅雅堂藏历代精品瓷器展”出现参观热,其根本在于精品瓷器,让人大饱眼福,让人留连难返。
本次展出的“金磁州窑白底黑化开光鱼尾纹盖罐”,此件仅在这次展览露面。磁州窑一改宋代以前我国南青北白的单色装饰方式,开创了白地黑花釉下彩绘陶瓷制品的装饰先河,釉下彩绘是磁州窑独具特色的装饰手法,就是在胎体表面作画,在洁白的化妆土之上以黑彩作画,再罩以白色玻璃釉。以釉色分,有白釉釉下彩和绿釉釉下彩;以彩色分,则有黑彩和褐彩图案。此件“金磁州窑白底黑化开光鱼尾纹盖罐”,则代表了磁州窑的特色,堪称是件代表作。
现存国内各地传世、出土的元代青花瓷,仅有100多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元代青花瓷,也才200多件。每一件都是瓷中珍品,都是博物馆不可多得的镇馆之宝。国家博物馆办的元代瓷器展,也只展出30多件元青花。辽宁省省市公立博物馆馆藏元青花瓷器共计才11件。这11件元青花瓷器,又大多是小件的盘、杯、碗、壶。大件的只有青花缠枝牡丹纹罐盖、青花松竹梅纹八棱罐。
本次展览展出的“元青花祥龙瑞兽牡丹纹兽耳罐”,40多厘米高,不仅属于元青花的大件,且完整无损。造型、胎釉、钴料、纹饰、工艺等,无不体现出元代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平,极为难得。甭说此次展览的130件瓷器个个都是精品,仅此一件“元青花祥龙瑞兽牡丹纹兽耳罐”,就足以代表这次参展瓷器的最高水平,就让人不虚此行。
4.“有故事的眼神最动人”。一件古瓷器,往往负载厚重的历史和人文信息。这次参展的130件瓷器,从第一件的“宋登封窑双虎纹梅瓶”,就忽闪着“有故事的眼神”,欣赏古瓷,很重要的是读其“眼神里的故事”,只有读懂了这眼神中的故事,才读懂了这件瓷器的心。
在《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各大名窑瓷器赏析精选45件》中,“宋登封窑双虎纹梅瓶”赫然跻身其中;1981年中国邮政曾发行登封窑瓷器的邮票图案,就是精美、古朴、简洁、形象的“宋登封窑双虎纹梅瓶”,面值4分,发行量为520.66万张,排在中国邮政发行邮票数量的第一位。
那件“民国铁骨泥粉彩描金开光山水人物图如意耳尊”,则是1946年7月,为纪念抗战胜利一周年,国民政府决定制作一批礼品瓷馈赠美英盟国友人。1947年3月,礼品瓷开始制作。由于胜利瓷的精美绝伦,故成为瓷都景德镇的经典品种。这件展陈的“民国铁骨泥粉彩描金开光山水人物图如意耳尊”,就是当时制作的“胜利瓷”之一,该瓷器2012年就拍出180万元。从此件瓷器也让人悟出:收藏瓷器,并非时间久了才有价值,任何朝代都有瓷器精品,民国同样有名瓷。
而听这一件件勾陈起的古瓷中,那厚重有趣的人文故事,这古瓷也就成了读者生命中的文化积淀。
5.众多窑火炽热千年精彩纷呈。研究古瓷,就不能不研究窑系,窑系决定古瓷的特点,古瓷凝结并立体地表现窑系。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和形成了史上有名八大窑系,引领制瓷业千年,有的甚至窑火千年。
“窑韵千年——玖珅雅堂藏历代精品瓷器展”展出的精品瓷器,所代表的窑系广泛,不仅有八大窑系的代表作,还有八大窑系之外的名窑作品,就如难得一见的宋登封窑双虎纹梅瓶等。即使同一窑系的作品,还有不同朝代的古瓷,就如宋磁州窑有白地剔花寿纹枕、金磁州窑有白底黑花折枝花卉纹壯罐、元磁州窑有白釉黑彩莲纹玉壶春瓶。
一个瓷器展览能看到这样多的窑火结晶,让人不仅能直观进行不同窑系瓷器的比较,留下深刻印象,还易把握瓷器的历史人文脉络,引发若有所思的推陈出新。
6.吸引游人摩肩接踵日达3万。衡量一个展览的成败,参观人数的多寡,无疑是个重要指标。由于“窑韵千年——玖珅雅堂藏历代精品瓷器展”,展出位置在沈阳故宫一进正门,其左右两侧的飞龙阁、翔凤阁,这展览也就得天独厚,成了参观沈阳故宫的首要内容,沈阳故宫博物院独特的“窗口效应”,自然得到充分地凸显。
沈阳故宫博物院按习总书记的两个“提炼出来”,将展览的展期恰到好处地放在学生放暑假和旅游高峰期,也就卓有成效地在更多的受众中,广泛地普及了瓷器收藏的知识。展览自开幕以来,参观人流摩肩接踵,平均每天达3万多人,堪称“盛况”。
结束语:在很多南方人的眼里,一提到辽宁,往往习惯性地想到“老工业基地”,对辽宁的文化底蕴似乎看的不重。参观了沈阳故宫博物院举办的“窑韵千年——玖珅雅堂藏历代精品瓷器展”,很多南方来的游客纷纷表示,如此高水平的瓷器展,让人对辽宁民间的收藏实力不能小觑,让人对辽宁的文化底蕴当刮目相看。
历史的经验证明:文艺复兴每每走在民族和时代复兴的前列。全面振兴辽宁,文化振兴自当先行,人们期待沈阳故宫博物院在振兴辽宁文化上,能有更多的负载,能再上层楼,能再加一鞭!
(文中配图,忠新自拍。)